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如:天(目)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名等)用汉字表示。凡是涉及人体压力的测定,

  • 标签: 科普期刊 使用量 物理量
  • 简介:临床上常用沙袋加压固定手术后切口,本科沙袋常用于加压固定肾穿刺术及长期、临时置管术后,以减轻切口及穿刺处渗血、出血。沙袋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有易造成血迹污染、交叉感染、不便消毒等缺点。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科室利用一次性治疗中对沙袋进行再次包装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包装方法 沙袋 术后切口 加压固定 一次性治疗 肾穿刺术
  • 简介:综述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VAP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口腔护理方法方法改进、新的口腔护理用具。认为选择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定值,降低VAP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原理与方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及实施方法。[方法]根据Blackboard的功能特性,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督促护生按照教学进度学习及提交课程作业,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的临床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护生学以致用。[结果]100%的护生都能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课程点击率260次~385次,点击率最高的内容板块是讨论版,护生小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顺利,护生对课程教学的总体反馈好。[结论]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拓展为自主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护生自主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 标签: 信息化教学 混合式教学 健康教育 自主学习 临床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可调控式吸引方法在胆道镜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64例使用OLYMPUS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取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吸引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的可调控式吸引方法,记录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手术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及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可调控式吸引方法在胆道镜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操作方便,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胆道镜结石手术 吸引方法 低体温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带肠造口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带肠造口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实验组分两次消毒,首先在造口周围消毒后用纱粒及手术薄膜将其密封贴好,再根据常规消毒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在肠造口处改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造口,缝合并固定纱布于皮肤。实验组的铺巾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对2组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后缝合皮肤前的切口周围皮肤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细菌培养结果、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术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切皮前2组均为0,缝皮前实验组阳性例数5例,对照组22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2.14%,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分次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带造口腹部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方法 造口 切口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扩皮方法在B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患者257例分为3组。穿刺成功后:A组采用横切(20°)扩皮法;B组采用纵切(90°)扩皮法;C组采用纵切(0°)扩皮法。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情况、患者疼痛度、送鞘成功率。结果C组患者扩皮后即刻、置管后24h及72h出血量、疼痛度低于A组和B组(P〈0.01);C组一次送鞘成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B超引导下PICC置管扩皮时采用纵切(O°)扩皮法可有效减少扩皮后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一次送鞘成功率高。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扩皮 PICC
  • 简介:目的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联合冲洗方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实践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各种难愈性创面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方法治疗难愈性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消毒敷料结合生长因子外用喷涂创面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提高,愈合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治疗难愈性创面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 冲洗 难愈性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模式在三级中医护理查房中运用效果。[方法]将基于PBL模式运用到我院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查房中,即根据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将参加人员随机分为生活起居组、情志护理组、饮食调护组、病情观察及药物护理组、康复护理组5个组,针对所负责的项目及病人在住院期间桌一焦点问题,通过查找文献,进行多科室联合讨论并汇报。设计PBL模式中医护理查房效果调查问卷表,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讨论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培训前后中医理论考试评价查房效果。[结果]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理查房中能提高护士参与积极性、查房内容及形式具有创新性、提高护士中医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士查找文献、归纳总结、发现和解决问题及表达等各方面能力。PBL模式中医护理查房效果显著(P〈0.05),实施PBL模式护理查房后护士中医理论考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理查房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三级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坊 非计划性拔管
  • 作者: 赵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共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SF-36)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缓解负面情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