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10 月 我院收治的 50 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电动洗胃机洗胃。选取 2019 年 4—10 月我院收治的 50 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确立“降低洗胃患者并发发生”的活动主题,设立目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 PDCA[plan (计划)、 do (实施)、 check (检查)、 action (处理) ] 循环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同时采用临床路径规范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洗胃并发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并发发生 [10% ( 5/50 )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4% ( 17/50 ) ] ,护理满意度 [96.0% ( 48/50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64% ( 32/50 ) ]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品管圈 延长洗胃插管深度 并发症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行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观察及并发发生。方法:2018年4月-2019年9月,80例本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是否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前者用常规手术治疗,后者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对比神经功能损缺情况、恢复效果、并发发生。结果:神经功能损缺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效果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发生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手术的应用,既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又能提升恢复效果、减少并发,值得推荐。

  • 标签: 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 神经功能损缺情况 恢复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并发发生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58 例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9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并发明显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 PICC 置管患者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 家庭同步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血液透析的146例病人。双盲法分成各73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人造血管内瘘并发发生。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发生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降低人造血管内瘘并发发生,确保血液透析效果,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推荐。

  • 标签: 临床护理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 内瘘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施行细致化护理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的脑梗护理,实验组采用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并发发生。结果:实验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接受了细致化护理后,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且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等并发发生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抢救的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细致化护理同样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细致化护理 并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血透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并发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118 例,所有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采取 1:1 比例分为对照组 59 例与研究组 59 例,对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护理以整体护理为主,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并发发生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 6min 步行距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干预后两组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发生分别为 10.17% 、 28.81% ,研究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 96.61% 、 79.66% ,研究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并发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心功能 整体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操作时,选择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对患者手术并发产生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样本量为 30。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选择整体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并发发生得到控制,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 标签: 整体护理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内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对术后并发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 例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1 月在我院接受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将这 100 例患者采用随机分表法进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探究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并发发生。 结果 在术后视力恢复过程中 , 观察组效果更佳,且观察组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并发发生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白内障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综合护理 并发症 发生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期预警评分在 ICU 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 将我院 ICU 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22 例患者作为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将早期预警评分作为主要干预方案,对其并发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发生为 75.41%vs95.08%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67.21%vs8.20% ,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早期预警评分可在 ICU 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临床价值,并发发生显著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开展。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 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 例患者,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 50 例)与常规组( 50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与抢救成功率。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发生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对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发生,提升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内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的影响。 方法 : 2 01 7 年 10 月 -201 9 年 1 0 月 ,选择本院收治的 肺癌 手术患者 50 例进行研究 , 回顾病例,根据是否开展 加速康复护理 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25 例。前者用常规护理,后者加用 加速康复护理 ,对比 2 组临床观察指标、并发发生 。 结果:试验组术后下床时间、 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 术后 3 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 P<0.05 ); 试验组并发发生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内 , 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 , 既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可减少并发 ,值得借鉴 。

  • 标签: 肺癌 加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内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 112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56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外 56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开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实验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发生中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 70 例(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8 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35 例)与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 35 例),观察患者 肠内营养并发发生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发生低,护理满意度高, P < 0.05 。 结论: 给予危 重症肠内营养患者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危重症 肠内营养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观察及并发发生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 84 名,于研究期内( 2018 年 6 月 - 次年 5 月)从我院收治的胆囊病患者中筛取,所有患者均于研究期内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分别设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及手术室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并发发生。 结果:护理结束观察组 42 例患者共 2 例发生相关并发,对照组 42 例患者共 9 例发生相关并发,两组对比( x 2 = 5.1258 , p= 0.023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 实施过程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相关并发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护理配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并发发生影响。方法:择取 68例我院纳入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抽签 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34例。参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实验组予行针对性护理,讨论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 手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视力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眼压较低,实验组前房出血、前房渗出、角膜水肿等手术不良反应发生( 5.88%)低于参照组( 26.47%),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效果,降低手术并发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进行 TIPS手术治疗患者中对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 TIPS手术治疗的患者 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 +围手术期),每组各 25例。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 TIPS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TIPS手术 肝性脑病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降低新冠肺炎轻转重症发生的预见性护理。方法:选取 2019年 12月 -2020年 3月在川东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人 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并发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新冠肺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新冠肺炎患者 预见性护理 轻症转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的因素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经股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发生并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结果显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的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强化抗凝患者,互相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 外周血管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