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急诊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中常近距离接触多种急、危、重病人,因而职业性损伤概率较大。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广泛重视,如车祸、外伤病人的血液、体液会对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构成威胁;此外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急诊护士也有较高的被感染的概率。近年来,急诊的职业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将各种危害降低至最低限度,急诊护士应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对各种危害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供应室是特殊的场所,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承担着被污染的医疗护理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和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及紫外线灯与电子灭菌灯所产生的臭氧等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因此,护士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近几年,关于护理纠纷及投诉亦有所增加.如何从管理入手,加强安全护理,强调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内涵建设,完善管理措施,防范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护理管理 安全管理 护理纠纷 医疗纠纷 预防措施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方法对4所医院9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妇产科自身防护意识较弱.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建议妇产科护士加强自身防护意识的学习,加强呼吸道防护,严格洗手,严格皮肤和粘膜的防护.

  • 标签: 调查 自身防护 妇产科护士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危险因素的状况与防范对策.方法对市级医院手术室的103名护士发生职业危险因素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3名护士锐利器械刺伤发生率15.5%~95.1%;接触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为74.7%~100%;接触血液为12.6%~100%;在预料接触血液、体液护理操作中戴手套者仅占117%;接触到血液、体液、污物后经常立即洗手者占359%.结论手术室护士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全面性防护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银汞合金长期以来是口腔科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充填材料,操作方便,物理性能良好.但在操作时,由于汞蒸气的挥发,对长期接触汞合金的口腔科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损害.我科与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协作,进行汞蒸气测试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银汞合金 临床应用 口腔科 汞蒸气 长期接触 医护人员
  • 简介: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除心理、精神病等外,绝大多数的患者患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排泄物等均应被视为传染媒介[1].美国职业安全协会倡议,在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进行静脉穿刺和其他操作(换药、导管)时必须戴手套[2].那么我国的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安全防护工作做得如何?现将在临床观察护理操作技术及护士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下.

  • 标签: 护士 安全防护 护理 职业安全 安全意识
  • 简介:精神科护士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她们工作面对着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人,精神常会高度紧张,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分析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精神科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精神病学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为了减少在电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刀头 一次性 防护 损伤 制作 护套
  • 简介:针刺伤是目前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护士职称的差异对针刺伤发生存在着影响,护士最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为回套针帽.针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现状提出防护措施.

  • 标签: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通过寒带林区普通伤伤员继发冻伤的原因分析,认为造成冬季普通伤伤员继发冻伤的主要原因有寒冷、潮湿、大风、接触冷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抵抗力降低、防寒措施不当、液体药品温度过低和轻度冻伤后复温方法不当等.且主要易冻部位为颜面、手足,战时以下肢为主,还包括急救引起的过度暴露部位.探讨防护对策主要有:(1)加强冻伤防护管理.包括进行环境冷强度评价,建立冻伤预警系统;建立战场冻伤防护制度,提高冻伤防护意识;(2)加强火线救护过程中的防护.包括迅速寻找发现伤员,在确实防护的基础上进行止血、包扎和转运,并尽快后送;(3)加强后送过程中的防护.包括伤员的个人防寒保暖,后送工具的保暖设施以及治疗液体加温等.另外对继发冻伤伤员加强复温前期、复温期和复温后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保存部队战斗力.

  • 标签: 冻伤 寒区 低温环境 救护技术 复温前期 治疗
  • 简介:目的:阐述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方法:避免自伤,预防感染,加强平时锻炼等.结果: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清晰的思维,匀称的形体和敏捷的动作,适应手术室的工作.结论:做好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和自我保健重在有自觉意识,持之以恒.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自身防护 自我保健
  • 简介: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需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保护,极易造成伤害,影响身心健康.现从供应室管理角度对供应室工作中的潜在危险与防护措施进行探讨.1潜在危险因素1.1生物性因素供应室回收的注射……

  • 标签: 危害因素 供应室 工作人员 健康 防护 生物性因素
  • 简介:通过总结急诊接诊艾滋病(AIDS)病人的护理经验,为避免急诊护士在接诊病人时造成自身感染,提出了急诊科应对AIDS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AIDS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增强急诊护理管理者的感染控制意识.急诊科是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的主要窗口,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HIV等造成的职业性感染,对护患双方具有保护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艾滋病 防护对策
  • 简介: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而静脉应用化疗泵是近年来临床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利用弹性回缩的作用控制进药速度,通常需持续36~55h给药,使药物在体内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化疗的不良反应。但长时间持续静脉给药,会对血管造成一定

  • 标签: 静脉 化疗泵 5-FU 血管 防护对策
  • 简介:随着癌症患病率的升高及抗癌药物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职业接触抗癌药物的医护人员大量增加。不少研究报道,职业接触抗癌药物可能引起护士乳腺癌和各种白血病。彭金莲等研究发现,职业接触抗癌药物后护士可出现头晕、乏力、脱发、月经异常、皮疹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进一步探讨抗癌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2004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30例在肿瘤科工作连续5a以上,每天从事抗癌药物操作的护士外周血粒、单核细胞的凋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科护士 外周血粒细胞 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 单核细胞 特异性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