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回防干预对糖尿前期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前期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领取检验报告当日予糖尿健康知识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或微信、QQ建群回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FPG、2hPG及HbA_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访干预对糖尿前期患者血糖控制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回访干预 糖尿病前期 血糖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手足口合并脑炎患儿母亲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度访谈并收集10名患儿母亲的资料。运用Colaizzi法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主题。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的主题包括:过重的心理负荷、沉重的经济负担、渴望疾病相关的知识。结论深入了解手足口合并脑炎患儿母亲的真实照顾体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其提供专业照护知识指导及心理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母亲 照顾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痛人回访的效果。[方法]将2280例结核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由诊疗医生提供出院小结,并进行口头宣教;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指导,无专职护理人员回访。观察组成立结核病人出院回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小组,对回访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制定回访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及反馈、追踪检查效果;专职回访护士相对固定回访科室出院病人,并应用PDCA循环原理,确定回访病人需要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结果]两组回访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质量持续改进对出院结核病人回访,提高了结核病人结核知识知晓率,提高了结核病人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及病人的满意度,也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结核病 回访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对居家帕金森病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帕金森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6个月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调查两组病人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帕金森致残量表-夜间量表(SCOPA-NS)和日间量表(SCOPA-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MoCA评分高于常规组,FAQ、HAMD、HAMA、SCOPA-DS、SCOPA-N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改良Ashworth量表、统一帕金森评估量表(UPDRS-Ⅲ)、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平衡及步态评价量表(FG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Ashworth、UPDRS-Ⅲ、PDQ-39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FGA、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应用于帕金森病人居家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负性心理、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提高其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分级护理 家庭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糖尿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遭受痛苦和社会成本的来源,因其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严重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当前精准医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糖尿足的发病率,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糖尿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概括目前糖尿足的预防要点、护理现状以及糖尿足新治疗技术的护理措施,旨为糖尿病患者和临床工作者预防和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和糖尿病患者生活的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与护理 现状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于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病人HAMD评分为11.06分±3.57分,HAMA评分为8.87分±5.41分,低于对照组(13.72分±5.77分,10.88分±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2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100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康复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理疗康复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部疼痛评分(0.7分±0.8分)低于对照组(1.9分±0.5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24.1分±4.6分)高于对照组(16.4分±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加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理疗康复治疗颈椎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粘连,消除炎症刺激,减轻疼痛,促进颈椎生理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颈椎病 针灸 理疗康复 护理 疼痛 眩晕
  • 简介:糖尿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的常见并发症,WHO对DF的定义为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VSD 伤口护理
  • 简介:对国内外糖尿病人照顾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使糖尿病人照顾者获得更多的医疗系统的关注和社会支持,为改善照顾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照顾者 健康 生活质量 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糖尿管理护士开设糖尿专科护理门诊的效果,探索社区一专多能专科护士管理及工作的新模式。方法由经培训的糖尿管理护士牵头,建立糖尿健康教育团队,设立糖尿护理门诊,为门诊糖尿病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以2016年3—4月就诊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护理门诊的4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于患者门诊入组时及6个月后评价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监测患者这两个时间点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经糖尿护理门诊随访6个月后,40例患者糖尿知识以及服药、饮食、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明显优于入组时,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达标率高于入组时(P〈0.05)。结论以一专多能糖尿管理护士主导的社区护理门诊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规范血糖管理,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一专多能 护理门诊 社区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糖尿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记录两组遵医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糖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用药依从率、血糖控制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护理团队合作思路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糖尿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护理 血糖管理
  • 作者: 蒋纯李丽杏王海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对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按照收治顺序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患者行一般护理,实验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患者行中医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优,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相比得分较少,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3%较对照组的69.44%相比较优,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对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中,患者经护理后满意度较高,焦虑症状较大幅度的减少,总有效率很大程度上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 简介:总结39例耳后筛区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低钾血症和高血糖症状,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前重视健康指导、治疗后警惕减压病症状,患者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39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23例听力好转。

  • 标签: 耳聋 糖尿病 耳后注射 甲强龙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病人耻感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鼓励病人参与造口之家活动,并接受造口随访,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耻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院时耻感得分为3.04分±0.88分,出院3个月后为2.35分±0.71分;对照组出院时耻感得分为2.91分±0.89分,出院3个月后为2.87分±0.55分,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病人耻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病人的耻感。

  • 标签: 直肠癌 造口护理 病耻感 造口之家 出院指导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分泌科2015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预防压疮。比较两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瞻性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陪护人员在压疮基本知识、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糖尿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压疮预防认知和协同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糖尿病 老年患者 压疮
  • 简介:唇癌是指原发于唇红表面及口角的癌,以分化好的鳞癌为主,其他病理类型为基底细胞瘤。90%唇癌发生于下唇,5%发生于上唇,其他发生于口角,上唇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1]。唇癌分型:菜花状,向外生长型,肿块突出表面,基底部可见浸润;溃疡型,黏膜表面溃疡、感染,向深部浸润,周围及基底组织变硬,中心有脓液及坏死组织;疣状型,为黏膜上界限清楚的疣状肿物,表面不规则,生长较慢,浸润较浅[2]。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1例溃疡型上唇癌伴创面感染合并糖尿、高血压的患者,唇癌分型为溃疡型。

  • 标签: 上唇癌 糖尿病 高血压 创面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及常规随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护行为能力、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护行为能力、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既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护行为能力,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良好地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 标签: 糖尿病 基础胰岛素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诊治初期规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人学习胰岛素注射知识、技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我院糖尿俱乐部成员中,选取诊治初期(确诊时间≤12个月)接受规范化教育的老年糖尿病人5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诊治初期未接受规范化教育的老年糖尿病人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同时实施为期9个月的胰岛素规范化注射干预。干预后,采用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胰岛素注射技术、知识掌握情况及糖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和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相关知识正确掌握、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除"注射前洗手""针头一针一更换"外,其他条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治初期规范化教育提高了老年糖尿病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使其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的依从性增强,改善了糖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诊治初期 规范化教育 胰岛素注射 知识 信念
  • 简介:[目的]对2型糖尿病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生风险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柏林问卷(BQ)和Kessler10心理量表(K10)对211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调查。[结果]78.7%的2型糖尿病人存在OSA高风险,K10量表均分为(17.45±6.73)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状况与OSA风险呈正相关关系(r=0.167,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人的OSA风险受到年龄(OR=1.033,P=0.032)、体重指数(OR=1.153,P=0.002)和心理健康状况(OR=1.066,P=0.011)的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对2型糖尿病人的睡眠情况和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并通过心理干预和减重指导等方式帮助病人降低OSA发生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理健康 风险因素 年龄 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