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会质量,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主题班会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护理专业2004级中专2班的主题班会展示报告如下。

  • 标签: 主题 习惯 性格 人生 护理专业 班主任
  • 简介:摘要: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承载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不仅是道德与伦理的要求,更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老年护理的关键在于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关爱,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尊严、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 标签: 老年护理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4所养老机构中的10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被访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其中,负性体验包括身体状况欠佳、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欠合理、经济紧张、情感支持缺乏和灵性不适6个主题;正性体验包括日常生活服务周到、社交增加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3个主题。结论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体验受多方因素影响,应针对机构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自身特点及需求,多种举措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体验,并积极倡导正性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体验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州市某社区高血压病人8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穴位按摩、健康讲座、心理与行为干预等社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体重指数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血压值、体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存质量除生理职能与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健康讲座、心理与行为干预等社区干预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与体重指数,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社区干预 高血压 生存质量 体重指数 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对社区腹膜透析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提高依从性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名腹膜透析病人按手术序号的单号和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名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50名病人仅接受常规护理,即出院后不进行社区随访,要求病人每1~2个月来医院复诊1次,复诊时进行健康教育,检查病人对导管出口处的护理情况.结果加强人文关怀后,实验组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轻,遵医行为提高,并发症减少,存活率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实施人文关怀干预后,其住院率、死亡率明显降低,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抑郁 人文关怀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知情对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表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所选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分前后两次调查,采用SNK方差检验处理数据。[结果]入选病例120例,病人对疾病完全知情占31.7%,部分知情占39.2%,不知情者占29.2%。知情状况对GQOLI-74量表中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有影响。[结论]不同知情状况对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有影响,应采取有效的告知方法和护理措施。

  • 标签: 肿瘤 知情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临床实践探讨手术室噪音对手术病人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影响,并针对该情况寻找对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手术室接诊的60例全麻下手术患者,以医学统计学随机分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样本例数均为30;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为其采取降噪音措施,对常规组未予以降噪音措施干预,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观察比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状况及手术切口缝合拆线时间。结果:采用降噪措施干预的实验组手术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显著低于手术过程中未采用降噪措施干预的常规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术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拆线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患者,该结果满足医学统计学要求(p<0.05)。上述实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降噪音措施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心率及血压等基础生命指标,降低噪音干扰能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同时还能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拆线速度,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恢复。建议临床手术室中采用降噪音措施,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以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手术室 噪音 护理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老年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尿失禁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52例)和干预组(52例),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记录排尿日记、实施健康教育、调整饮水习惯、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对尿失禁病人实施系统干预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尿失禁 系统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存质量护理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我国11种护理核心期刊中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最早发表于2005年,其中干预性研究8篇,调查性研究7篇,护理综述5篇。[结论]我国护理人员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是总体重视程度还不够。护理人员应根据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存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生存质量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1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普通人群参考值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SF-36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除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维度与普通人群SF-36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癌症晚期病人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56例住院癌症晚期病人按照住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由护理质控小组(QC)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子项目,如食欲、精神、睡眠、疼痛、对治疗的态度、对癌症的认识、家庭的理解与配合、治疗副反应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口服吗啡的日平均用量大于对照组,疼痛控制良好(P〈0.01)。[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晚期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衰弱程度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现针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社区常驻的20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对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简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评估,观察不同衰弱程度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我社区常驻的200名老年人中低分组有32人,中分组有145人,高分组有23人。(2)低分组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中分组,中分组高于高分组,高分组高于中分组,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FAI分值的上升,其SF-12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老年人衰弱程度的增加,其生活质量也越来越低,社会以及家庭需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给予高度关注,降低因衰弱程度的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 标签: 衰弱程度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家属健康指导对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同时选择观察组每位病人的一个家属并对其进行健康指导,采用Spitzer的QLI评定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提高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应认真开展家属健康指导工作。

  • 标签: 家庭护理(非专业)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耳石症患者护理质量目的,在本文中着重探究了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4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符合耳石症症状,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研究中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结论:对于耳石症患者而言,采取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更可积极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 标签: 耳石症 生活质量 影响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海南省百岁老人生活质量现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包括EQ-5D指数和EQVAS)对海南省10个市县的383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性别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383名百岁老人EQ-5D指数为0.35±0.28,其中男性百岁老人为0.30±0.24,女性为0.36±0.29;EQ-VAS总均分为60.41分±16.19分,其中男性百岁老人为58.14分±17.75分,女性为59.96分±16.06分;不同性别百岁老人EQ-5D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百岁老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整体生活质量较低,家庭及政府部分应对久卧病床的百岁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 标签: 百岁老人 生活质量 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 性别 海南省 社会支持
  • 简介:生活质量也称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目前,"生活质量"这一术语经常被用到却无统一的定义,并且对于这一术语具体描述什么内容亦未达成一致意见[1],如北美多数学者认为生活质量应该定义为幸福感、满意度和主观生活水平[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定义,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质量 测评量表 心理护理
  • 简介:手术对躯体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局部麻醉手术时,由于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此时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应激反应增强,病人会感到焦虑、不适或疼痛,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可以减轻病人对手术、环境的不适及有害的应激反应。通过观察局部麻醉手术中应用镇静药物,实施护理干预以及传统的护理配合等措施可减少病人心理及生理不良反应,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局部麻醉手术 心理承受能力 手术病人 护理干预 生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引入社区护理模式,观察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35名患者以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35名患者以社区护理(观察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差异。结果:生活质量指标(社会活动、身体功能、精神状态、病情控制)比较,护理后指标值,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引入社区护理干预方案,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指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糖尿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