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护理本科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加强护理师资培养与管理,增强全员带教意识;重视教学反馈工作;加强院校交流;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等措施.

  • 标签: 护理教学 本科生 临床教学 教学管理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医学英语听力焦虑成因,评价学习策略的实施对其英语听力焦虑的缓解效果。方法2017年3月,采用专业英语听力焦虑问卷(theforeignlanguagelisteninganxietyscale,FLLAS)对某军医大学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存有听力焦虑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在后续听力课堂的各个阶段实施根据焦虑成因安排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共20个学时,频率为1次/周,2学时/次,共10周。课程结束时,再次采用FLLAS对上述8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第一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4341分,平均(2.71±0.14)分,语言背后的文化理解(非语言焦虑因子)和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语言焦虑因子)的评分较高为(2.82±0.21)、(2.79±0.19)分。第二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3784分,平均为(2.49±0.11)分,与第一次调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各项因子的评分均优于第一次测试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教师以设计课程、把握课堂、减缓焦虑为切入点,综合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护理本科医学英语听力焦虑,但不同焦虑因子的缓解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调整策略。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听力焦虑 听力学习策略
  • 简介: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理本科(简称护)的关键时期,它提供给护生在临床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专业能力和培养专业态度的机会。临床学习环境(clinicallearningenvironment,CLE)是临床环境中影响学生临床学习效果的所有因素的综合,

  • 标签: 临床实习 护理本科生 学习环境 调查 专业知识 专业态度
  • 简介: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进行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时增设了《社区护理》课程,并将社区护理实习纳入到毕业实习中。社区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社区护理学特别是社区护理实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本文结合学生对社区护理实习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内容、方法、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社区护理实习带教进行阐述。

  • 标签: 社区护理 教学方法 实习
  • 简介:[目的]运用标准化体系对临床护理本科进行带教,并通过此体系来评价护理本科临床能力的提升情况。[方法]将标准化体系用于学生临床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授课评价中。在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前及实习结束后分别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评价临床能力提升状况。[结果]采用标准化体系进行教学后护理本科临床处置能力、临床沟通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围绕临床能力标准化体系进行评价和带教可全方位提升护理本科临床能力。

  • 标签: 本科护生 标准体系 临床能力 教学 评价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全国高等护理教育招生规模也日益扩大,由5年前的8所院校发展到现在的118所院校,招生的人数也由原来每年每校35~50人增加到如今的120~140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标签: 护理本科 毕业论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护理本科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 。 [方法 ] 以实施“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理本科学生为观察组,执行常规培养方案的护理本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临床实践能力。 [结果 ]观察组得分为 88.13±7.36,对照组得分为 79.01±6.14,有统计学差异 (P< 0.001)。 [结论 ] “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本科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 标签: 护理本科 卓越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临床决策能力
  • 简介:近年来,医学模拟教育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教学,正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中具有广泛前景的教育模式。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构建了先进的护理实训中心,以模拟教育为平台强化护理本科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逐步完成护理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护理本科向职业护士的转换,更好地完成护理本科教学任务,提升护理教育水平。

  • 标签: 模拟教育 护理 实践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初期心理压力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进入临床实习10周的37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心理压力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实习初期心理压力得分为(2.07±0.77)分;专业态度发生消极变化的学生较没有发生消极变化的学生感知到的实习压力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情绪消极的学生较积极的学生所感受到的压力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实习初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临床实习压力对学生专业态度存在影响,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临床实习。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压力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护理本科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施“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理本科学生为观察组,执行常规培养方案的护理本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临床实践能力。结果观察组得分为88.13±7.36,对照组得分为79.01±6.14,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本科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 标签: 护理本科 卓越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临床决策能力
  • 简介:目的通过护理本科撰写论文,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的能力.方法选择2000届~2002届护理本科73名,建立导师制,辅导学生规范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组织论文汇报演讲会,并鉴定成绩.结果论文形式有护理研究、调查研究、护理个案、专科护理和综述等.内容涉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社区护理等方面.73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2.76分.结论论文撰写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科研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 标签: 人才培养 护理 本科生 科学研究 创新意识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订临终关怀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4个年级324名护理本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为(110.90±17.14)分。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能解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变异的30.6%。结论护理本科对照顾临终患者持较为积极的态度,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是学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提供相应临终关怀培训机会,进一步改善其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临终关怀医疗 态度 问卷调查
  • 简介:介绍我院护理本科内科实习阶段的管理方法和系统培养模式。通过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培养护的创新思维,使护生在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获得了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构筑了全面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内科实习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的毕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年级护理本科毕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2003,2004,2005,2006四个年级分别进行毕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2003,2004,2005,2006级学生选择就业的分别占58.97%,58.7%,55.6%,46.3%;选择考研的分别占7.7%,17.5%,9.3%,13.4%;选择从事其他方面的分别占33.3%,23.8%,35.2%,40.29%。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想更好的稳定护的专业思想,应丰富临床护士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护士在病人及护心目中的形象,加深护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毕业意向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 本科 创新能力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实习管理方式,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护的创造力进行培养,让他们在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他们还拥有了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得到了他们应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出了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

  • 标签: 护理 内科 本科生 实习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l临床实践综合能力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的实习本科40名(观察组),在其l临床实践教学中实施目标管理模式,通过德尔菲(Delphi)函询法界定本科临床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本科临床实习的总目标,每个专科围绕临床实践总目标制定并实施专科阶段目标。采用历史对照,以2009年6月-2010年4月具有良好可比性.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方法的40名实习本科作为对照组。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及专业论文评审方法衡量护临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护理评估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技能操作等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目标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 标签: 目标管理 临床教学 护生 综合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损伤,对2008级70名护理本科,在临床实习前4周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课程结束后,评价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效果。结果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后,学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67名(95.7%)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加深了其对职业防护的理解,59名(84.3%)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职业防护技能。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职业防护 课程
  • 简介:写好护理研究论文对护和各级护理工作者来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尽管相关的书籍、文献并不少,但笔者在参与了三届护理普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及自考生论文答辩工作后,发现很多答辩者对护理科研论文的种类、基本要求等,仍然概念模糊,思路不清,格式不明。针对答辩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就如何写好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标签: 护理本科 毕业论文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学习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素质。方法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学》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评价,以及课程学习的收获和建议。结果117名学生中79.5%认为《学习学》开设很有必要,96.6%认为10项主题教学内容合理,83.8%对5位教师的轮流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学生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举例说明,学习收获最大的则是学习心理的调控。结论护理本科开设学习指导课程具有积极意义。护理教育者需不断摸索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学习指导 护理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