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中医科、疼痛科、肿瘤内科的第一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癌性疼痛 中医特色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一2015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严重度评估(constipationseverityinstrument,CSI)、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assessmentofconstipationqualityoflife,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医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便秘,减少便秘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精神分裂症 中医穴位按摩
  • 简介: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94名护理本科生,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实践教学,应用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表测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三明治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012级90名学生进行考核成绩对比。结果三明治教学法中,78.7%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88.3%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采用此种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拓宽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教育 中医 护理 教学方法 三明治教学
  • 简介: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压力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肿胀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早期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按常规接受良姿位摆放及肢体被动活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压力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压力治疗仪基础上使用肌内效贴。观察时间为2周(14d),采用测量患手肿胀的体积、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和治疗前后患者手的Brunnstrom分级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手肿胀程度均有较大改善,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掌指关节活动度及Brunnstrom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压力治疗能更有效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肿胀。

  • 标签: 脑卒中 手肿胀 肌内效贴 压力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省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目的观察蜡疗结合气压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STATA程序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康复方法和气压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蜡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对治疗前疼痛和手部肿胀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结合气压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 标签: 肩手综合征 蜡疗 气压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痔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193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术后行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且观察组8h、24h、48h、72h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痔术后切口疼痛。

  • 标签: 痔术后 疼痛 艾箱灸 穴位配方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拓展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单双号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病情监测、营养干预、用药指导等患者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控制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并发症 神经功能
  • 简介:总结77例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再生育女性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的焦虑情绪受生育目的、胎儿性别期望、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需加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相关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 标签: 体外受精 女性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按照自愿入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给予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控制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病人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能提高乳腺癌术后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分子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疾病控制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采用骨搬运术治疗骨缺损或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骨搬运术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如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控制骨搬运速度和指导督促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等。[结果]31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接受骨搬运术的病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手术、积极康复锻炼,达到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均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骨缺损 慢性骨髓炎 骨搬运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以及其分级情况,并观察两组产妇尿失禁、盆腔脱垂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3级及以上产妇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对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妇女 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胃石多因食入较多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所致,也有因手术等因素使胃蠕动功能减退导致食物在胃内结块[1]。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内镜成为治疗胃石的主要有效手段[2]。但是内镜下套取巨大胃石,尤其>10cm巨大胃石,尚无简单、方便的操作器械[3]。为了提高巨大胃石治疗效果,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内镜室自制胃石切割碎石器配合GIF-2T240双通道胃镜治疗巨大胃石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石 胃镜 自制胃石切割器
  • 简介:目的观察五行音乐疗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孕妇妊娠晚期失眠的效果。方法将62例妊娠晚期失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疗法与穴位贴敷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并于干预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孕妇干预2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4.19%,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行音乐疗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晚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妊娠失眠 五行音乐疗法 穴位敷贴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full-thicknessresection,EFR)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术,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内镜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胃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接受治疗的3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80例患儿给予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护理,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及常规护理的1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病程、体征、症状、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呼吸频率及潮气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喘息缓解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以家庭为中心 雾化吸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合并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18例头颈部肿瘤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中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幽闭恐惧症。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疏导,安排经验丰富且固定的治疗师,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给予适宜的面膜固定以及口服镇静剂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22例患者首次CT定位均未成功,进行综合干预后16例(72.7%)患者第2次定位成功,5例(22.7%)患者第3次定位成功,1例(4.6%)患者放弃定位。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的症状,提高CT定位与治疗摆位的成功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的放射治疗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幽闭恐惧症 放射治疗 心理
  • 简介:目的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精神疾病专业知识教育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8月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给予每周1次、持续6个月的疾病知识教育,比较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属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和0.11);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和0.21);在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疾病专业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 依从性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的90例糖尿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糖尿病痛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用于首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病人,可促进血糖恢复,帮助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焦虑 抑郁 早期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口服胆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三科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联合口服胆汁治疗。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口服胆汁的依从性和术前减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胆汁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观察组术前减黄时间为(8.5±1.56)d,而对照组为(13.4±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PTCD联合口服胆汁治疗的依从性,在术前减黄治疗中起促进作用,为下一步手术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治疗的一项有益举措。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口服胆汁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