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改变,结石发病率随之提升。尿路结石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国内成人的尿路结石发生率大约为6.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生活的逐渐改变,结石发生率越来越高。上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的常发疾病。据统计,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86%,发病率远高于尿路。少数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生临床症状,则主要包括: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梗阻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引发腰腹绞痛以及血尿等情况,如果发生完全性梗阻,则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感染则会引发休克。因此,有效治疗患者的重要性较高。临床中,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切口大,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随着微创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尿路结石患者主要通过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可以能够得到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实际治疗中,患者于术后会出现并发症,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所以,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整体护理;尿路结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38例尿石症护理干预及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对我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尿石症的38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 他们接受了定期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 两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的比较。结果研究组阳性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路结石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强化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治疗的80例尿路结石患者,按护理干预差异分组,分别进行常规干预和系统护理,研究主要了解患者病症治疗情况、分析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病症反复发作的为2例,占本组人数的5.00%,明显比常规组的15.00%低。研究组患者系统干预后疾病知识得分为(91.34±3.22)分、饮食知识得分为(92.04±3.15)分,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系统护理 尿路结石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尿管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护理体会。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56例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尿路感染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39.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保留导尿 尿路感染 发生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中大部分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尿路感染,这些患者会出现发热、尿频、尿血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消除尿路感染这一问题就需要根据患者受到尿路感染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妥善的治疗策略和改善方案。对此,本文重点讨论了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具体方式,以及受感染的原因、预防该病症的意义等。

  • 标签: 泌尿外科 留置导尿患者 预防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发热患者用症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及对症状改善、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发热患者(60例),纳入时段2021年6月-2022年2月,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按护理形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30例观察组患者用症状针对性护理,针对退热及感染控制时间、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退热及感染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短(P<0.05);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感染性发热患者护理中,配合症状针对性护理,既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还能提升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症状针对性护理 症状改善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膀胱癌患病人数逐渐递增,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多数患者需行腹壁造口术,然而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几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作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需对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要有所了解,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文主要针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造口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浅析如何根据症状进行高效的肾病护理。方法:通过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选取8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并且观察他们的身体各方面机能变化特点,再加上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二次保护。结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患者的身体趋于稳定,尿蛋白降低,水肿情况明显下降、死亡、卧床不起的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根据症状 高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运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服务当中对其症状改善情况、SF-36评分的改善状况。方法:把我医院从2020.2-2021.2期间救治的74例慢阻肺病人开展研究工作,依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形式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实施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分析两小组的护理详情。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详情表现相比与对照组更加优异,组间差异用(P<0.05)代表,具有研究性。结论:对慢肺阻患者实行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所取护理成果十分理想,利于病情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舒缓。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康复护理 慢阻肺
  • 简介:摘要: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导尿管,以满足病情观察及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在导尿管留置期间,因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风险增加。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作为院内感染的典型病例,一直是泌尿系感染防控重点。本文从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术后患者 导尿管 尿路系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置双J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采取双J管的尿路梗阻导致急性肾衰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BUN、SCr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UN和SCr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BUN和SC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机体指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尿路梗阻导致急性肾衰实施双J管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认可,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路梗阻 急性肾衰 双J管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妇科癌症,又作妇科恶性肿瘤,妇科肿瘤通常位于女性外阴、阴道、子宫、卵巢以及输卵管等位置,其常见肿瘤疾病主要为卵巢癌与宫颈癌。依据流调数据显示,临床妇科肿瘤患者数量始终呈现逐渐递增的态势,目前妇科癌症已变为继肝、肺癌症后,致死率最高一种病症。治疗妇科癌症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为全子宫切除术。然而手术治疗很易对患者造成身心损伤,使其控制膀胱神经的受损,并产生排尿功能障碍,因此患者需接受留置尿管。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外科手术。持续留置导尿管会削弱患者的身体防御能力,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另外,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导管的弯折、阻塞、尿反流等也会诱发感染。现文章就泌尿道感染标准管理模式在妇科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开展一综述,细致分析尿路感染标准管理所发挥出效果,以期在后续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该管理模式,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妇科癌症 尿路感染标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124例永久性导尿管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永久导尿管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选择危险因素,制定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并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导管中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并且出口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早期预警护理可降低发生率,缩短导管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预警护理 导尿患者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儿予以行之有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入对象:复杂性尿路感染患儿。例数:76例。就诊日期:2020.07至2021.06。组别:参照组(38例)、试验组(38例)。护理措施依次为常规护理方案、综合护理方案。检验标准: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干预前后症状评分、家属护理满意情况。结果:(1)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2)干预前,两组症状评分数值波动较小,P值高于0.05。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评分较参照组更低,P值低于0.05。(3)试验组家属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参照组,P值较0.05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复杂性尿路感染,效果值得肯定,除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外,还可提高临床效果、家属护理满意情况,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