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小儿仰卧位手术中的体位约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其中上肢的妥善固定历来是护理配合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常规手术床主体宽度为50cm,而1岁~12岁小儿标准肩宽仅为23cm~31cm,加之幼儿肌肤娇嫩、四肢短小、合作性差,手术床配备的约束带和托手板难以适应小儿手术的需求。

  • 标签: 间距可选 约束垫单 设计 应用 体位约束
  • 简介:介绍一种脊柱手术防面部压疮交替充气体位枕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该体位枕主体采用硅胶制作并配有棉布枕套,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并设置有可充气容腔,进行交替充气,有效缓解面部压力。上下开口及鼻容腔分别放置眼鼻口唇,避免对其造成压迫;上下弧槽分别放置前额和下颌,内置缓冲棉,缓解剪切力和摩擦力;弹性固件有效固定气管插管,维持术中有效通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该体位枕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有效预防脊柱手术面部压疮,并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手术操作,效果可靠。

  • 标签: 脊柱手术 俯卧位 面部压疮 体位枕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鼻胃管置管方法,以提高留置鼻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80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胃管90~180°的方法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用时和置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后呛咳、误入气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6.157,P=0.000),置管用时少于对照组(t=20.145,P=0.000),置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结论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胃管90~180°的置管方法,能够提高留置鼻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插管法 胃管 昏迷
  • 简介:目的将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月急诊就诊患者8994例为对照组,2016年1-3月急诊就诊患者91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校正MEWS系统的评分结果进行预检及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及分诊正确率、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应急处理率,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应急处理率、患者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系统便于急诊护士快速准确地分诊,同时可有效识别胸痛高危患者,提高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急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规范、科学、适当、合理、及时的救治。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诊分诊 改良式早期预警
  • 简介: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大腿疼痛、压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中有效的牵引对患儿的恢复和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护理关键是注意患儿臀部离牵引床的高度,以达到有效牵引。

  • 标签: 双下肢悬吊牵引架 可折叠便携式 婴幼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自助下肢训练带在促进股骨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前者由责任护士指导功能锻炼,后者采用自助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恢复、肌力恢复、临床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d、7d和出院前1d的屈膝、屈髋和足背伸跖屈及股四头肌舒缩的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肌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依从性评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自助下肢训练带进行训练,可以显著加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

  • 标签: 股骨骨折 康复训练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对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4年6月~2015年8月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49例分为观察组2l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充气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血液净化前、中(净化4,8,12h)、后分别测量患儿体温。结果:两组患儿血液净化前以及净化4,12h和净化后体温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净化过程中体温不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儿血液净化8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充气式加温毯 危重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 简介:[目的]探讨体验学习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既往未注射过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病人4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糖尿病及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学习。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笔注射技能得分、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HbA1c、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胰岛素注射部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体验学习能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技能、降低胰岛素注射的疼痛感,有效降低HbA1c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体验式学习 胰岛素 注射技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团体心理干预对年轻乳腺癌术后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轻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创伤后成长总分、各维度得分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团体心理干预可促进年轻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

  • 标签: 乳腺癌 团体心理干预 创伤后成长
  • 简介:目的:观察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7月开始在急诊科推行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管理法,比较应用前(2015年1月~6月)和应用后(2015年7~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和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结果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意识和护理安全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急救不完善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风险认知水平,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探讨流程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流程,同时对操作护士进行考核培训;并根据此流程对30例患者行三向瓣膜PICC置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PICC导管尖端正常位置为93.3%(28/30),最佳位置为90.0%(27/30)。护士对操作流程评分为(4.8±0.4)分,为满意。结论制订规范化标准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操作流程并将流程应于操作中,使护理操作有据可查,提高了操作的质量。

  • 标签: 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