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行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晚1次,每次1枚,每月10次为一疗程,B组92例采用干扰素阴道栓剂淑润栓同法治疗对照以观疗效.结果资料显示两组患者HPVDNA转阴率相似,分别为93.6%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糜灵栓价格明显低于淑润栓,更宜推广应用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患者使用.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治糜灵栓 生殖道
  • 简介:在利比里亚宣布该国结束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感染出现新的暴发,可能源自1例幸存者由于妊娠减弱了机体免疫力导致感染复发。美国、利比里亚以及WHO的研究者们担忧的是: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能否控制和结束,因为在西非有将近17000名埃博拉感染后的幸存者,成为潜在的病毒保存库。埃博拉可以潜伏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眼睛和睾丸。之前也曾有个别埃博拉病毒再现的报道。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有效疫苗 阴道分泌物 社会因素 存在性问题 监测能力
  • 简介: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版)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发布,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影响因子(JIF)在该学科(内科学)94种杂志中排名第一,其复合JIF2.153,期刊综合JIF1.855,技术研究类JIF1.855。

  • 标签: 期刊影响因子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中国 杂志 化疗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儿科临床分离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8年5所不同地区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A族β溶血性链球菌371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四环素耐药基因。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达94.0%以上,MIC50与MIC90均大于512mg/L;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9%、90.6%和3.5%;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则为100%。在371株分离菌中观察到6种耐药谱,其中以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联合耐药为主,占85.7%(316/378),其次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占6.5%(24/371)。2007—2008年191株红霉素耐药株中,ermB阳性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5.8%(183/191),ermTR4.2%(8/191),无mefA阳性株。tetM阳性株占91.1%(174/191),tetO阳性占0.5%(1/191)。结论我国儿科临床分离的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以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为主,ermB和tetM耐药基因常同时存在。

  • 标签: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 耐药谱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采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3CT-AZT)、依非韦仑(EFV)联合治疗方案对中国农村HIV-1感染者治疗52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如何在资源匮乏地区建立国际标准的研究现场以及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RV)不良反应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共入选100例18岁以上、CD4+T淋巴细胞(CD4)〈350/μL、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慢性感染者,接受每日2次3CT—AZT和1次睡前服用EFV600mg持续52周的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分别于治疗1、2、3、4、8、12、24、36、48和52周末随访检查,详细记录病毒载量(VL)、T淋巴细胞亚群和耐药情况以及其他生化指标,记录和分析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在中国贫困地区建立国际标准的治疗研究现场,并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报告、转诊和会诊网络。②治疗前CD4计数和VL分别为(204.0±101.0)个/μL和(4.47±0.87)log拷贝/mL。治疗结束时,CD4计数升至(313±137.2)个/μL,87例患者VL〈400拷贝/mL。③三级及以上不良事件者13例。④至2007年2月4日,72例到达研究终点,28例提前退出研究。结论①3CT-AZT与EFV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1复制,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多数不良事件轻微。②在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临床治疗研究可采用地方CDC和医院共同参与的模式

  • 标签: 中国综合性国际艾滋病研究项目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