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亚太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和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9月14-17日在上海召开。

  • 标签: 抗微生物化疗 感染性疾病 抗微生物治疗 临床微生物 上海市 会议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9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2009年版判断标准。结果3716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0.0%,革兰阴性菌占70.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6.5%和72.2%。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71株肺炎链球菌中5株为脑膜炎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称为儿童株。非脑膜炎儿童患者分离的617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的检出率为68.4%(422/617),青霉素不敏感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17.0%(105/617)和14.6%(90/617)。49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无青霉素不敏感株。发现7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1株粪肠球菌,前者均为vanA型耐药,后者为vanB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0.2%、46.4%和15.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5%和17.9%。不动杆菌属(含90.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8%和40.5%。新出现少数大肠埃希菌(0.04%,3/7049)和肠杆菌属细菌(0.3%,4/1459)的泛耐药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14.2%,505/3567)较2008年(5.9%,180/3069)明显上升。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新出现少数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又有较显著的增加。加强对泛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当务之急。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486株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62.3%,20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MRCNS检出率为77.0%。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16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膜炎肺炎链球菌,609株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568株儿童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菌株(PSSP)占78.5%,青霉素中介株(PISP)和青霉素耐药株(PRSP)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0.2%。41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未发现青霉素不敏感株。检出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2株为VanA型。1株为VanB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8.9%、49.6%和15.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19.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8.3%。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现用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出现少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有较显著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7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以CLSI2007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14所医院临床分离3590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7.0%,革兰阴性菌占63.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1.1%和75.9%。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或耐药株。儿童患者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占11.7%,青霉素不敏感株(PISP和PRSP)占88.3%(73.9%和14.4%)。发现2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在各菌属中分别占58.0%、53.9%和14.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7%和18.8%。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0%和22.5%。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2.8oA)、鲍曼不动杆菌(4.5%)、弗劳地柠檬酸杆菌(6.0%)和肺炎克雷伯菌(0.1%)对现有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加趋势,加强对耐药菌的检测、耐药菌带菌者的筛查和耐药机制研究,对正确选用抗菌药和控制耐药菌感染十分重要。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细菌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2016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7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8所三级医院(床位数31373张)和19所二级医院(床位数16311张)。采用CLSI201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122548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35522株,占29.0%;革兰阴性菌87026株,占71.0%。分离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占28.9%和71.1%;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二、三级医院中分别占25.8%和74.2%、30.3%和69.7%。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77.2%。MRSA、MRCNS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5.9%、73.3%和45.9%、78.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1111株儿童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株(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7.4%、13.2%和9.4%;上述细菌在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7.8%、2.2%、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76.5%、13.7%、9.8%。285株成人分离肺炎链球菌PSSP、PISP和PRSP分别为94.0%、4.2%和1.8%;上述细菌在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3.7%、5.3%、1.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94.2%、3.7%、2.1%。发现37株屎肠球菌(二级医院14株,三级医院23株)和25株粪肠球菌(均分离自三级医院)耐万古霉素。根据PCR测序,多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为vanA基因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2.2%、30.9%和29.8%。上述产ESBL菌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55.1%、33.6%、34.0%和51.0%、29.7%、28.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8.9%、9.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中耐药率分别为6.6%、7.1%和9.9%、10.0%。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出现对所有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的广泛耐药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为223株、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酶耐药 广泛耐药菌
  • 简介:目的了解2015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4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7所三级医院(其中含3所儿童医院)和17所二级医院。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107853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31585株,占29.3%;革兰阴性菌76268株,占70.7%。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46.9%和74.2%。MRSA、MRCNS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3.6%、70.3%和44.3%、75.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1021株肺炎链球菌儿童非脑膜炎分离株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PRSP)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7.8%、13.3%和8.9%。232株成人分离株PSSP、PISP和PRSP分别为88.4%、5.2%和6.4%。检出51株屎肠球菌和3株粪肠球菌耐万占霉素。根据PCR测序,多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为vanA基因型。大肠埃希菌、克霄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7.0%、32.3%和41.5%。上述ESBL菌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58.0%、29.0%、45.5%和56.5%、33.9%、40.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7.4%和7.7%。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有少数菌株为广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耐药株的广泛传播。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药敏试验 广泛耐药
  • 简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4月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大省市的45位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辑部主任施耀国教授主持,主编张婴元教授致欢迎词。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各位编委从百忙中拨冗参加本次会议,感谢大家对杂志的一贯支持;肯定了在原任主编汪复教授的领导和编委会的努力下办刊所取得的成绩。1995年创办内刊,2001年获准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杂志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抗感染治疗的水平,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医药领域科技人员提供医疗技术信息、临床经验、学科发展新进展、学术研究导向等园地,以利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国内抗感染化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努力,使本刊办成学术水平高,具有权威性的一级杂志。目前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临床、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等学科交流的综合平台,对感染病诊治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在办刊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杂志越办越好。最后张教授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编委会 会议 杂志 化疗 中国
  • 简介:目的分析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崇明区唯一一所入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5年临床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way96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15年收集临床分离菌共1815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3.2%、26.8%;前3位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36.3%、12.6%、28.0%;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为0.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的29.1%和61.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15%,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结论细菌耐药性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细菌鉴定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简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主办的"第三期不明原因发热诊治进展学习班"将于2015年6月6日(星期六)在北京友谊医院召开。我们诚挚邀请您前来参加此次学习班。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是临床难题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诊治过程涉及临床各科,是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疾病能力的巨大挑战。本次学习班将围绕不明原因发热诊治的最新进展和疑难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角度对不明原因发热诊治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促进各位同道的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

  • 标签: 疑难疾病 北京友谊医院 疑难病例 现代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临床难题
  • 简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主办的第六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3月24-27日在西安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肝病、感染病和血液净化学等专业专家学者到会,全面介绍国内外肝衰竭与人工肝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难点问题。欢迎全国从事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和参会。

  • 标签: 人工肝 肝衰竭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征文通知 会议 学术
  • 简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4月12日在扬州京华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大省市的33位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主编汪复教授致欢迎词,感谢各位编委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会议,感谢大家对杂志的一贯支持。2006年《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改名为《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使载文内容的范围扩大,覆盖面更广。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听取各个专业专家对我刊发行、内容和栏目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杂志办得更好。

  • 标签: 编委会 抗感染 杂志 化疗 中国 二次
  • 简介:目的了解2005-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CLSI2015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55155株非重复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35.8%,革兰阴性菌占64.2%。分离居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5.0%)、铜绿假单胞菌(14.0%)、鲍曼不动杆菌(11.9%)、肺炎克雷伯菌(11.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2%)。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0.2%(3967/5650)和83.2%(4997/600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共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5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株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0.4%(5843/8300)、53.5%(3500/6539)和44.1%(557/1263)。2012年首次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0.6%(4/656),2015年升至30.1%(142/472)。2015年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0%(16/787),其余年份几乎为0。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9.1%(2566/6556)和4.0%(308/7704)。189株产气肠杆菌中共检出9株广泛耐药株。结论2005-2015年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菌株增多使临床治疗尤为棘手。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广泛耐药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6年共检出分离菌6393株,排名前3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粪肠球菌(19.4%)和无乳链球菌(13.7%)。2009年、2010年、2014年分别检出李斯特菌属8株、1株、10株。自2012年起共检出厌氧菌40株。标本分布主要来自生殖道与宫腔标本,分别占53.7%和21.3%;其次是血液标本,占8.2%,包括静脉血(6.1%)和脐带血(2.2%);手术切口标本165株,占2.6%。宫腔、静脉血标本排名前3位分离菌均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切口标本以埃希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脐血标本以链球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为主。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血标本,占总厌氧菌的82.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分离自静脉血和宫腔。总体上,主要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好。耐药菌以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为主,MRSA少见。

  • 标签: 细菌分布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妇幼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办,《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承办的“第五届中华医学会感染与抗微生物高峰论坛”于2014年4月26日在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论坛开幕式由王明贵教授主持,张婴元教授致开幕词。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饶克勤教授和廖万清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钟南山院士作视频致辞,对“中华医学会感染与抗微生物论坛”作为“感染领域多学科交流平台”的价值和意义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既往四届论坛汇聚国内感染病、呼吸、血液、重症医学等临床专科与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等著名专家,针对感染病诊治领域的热点和紧迫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MRSA、念珠菌感染诊治等多个专家共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力促进了我国感染病的诊治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最后,饶克勤书记表示中华医学会将继续支持感染领域的多学科交流,呼吁相关各学科对此多学科交流平台给予大力支持,希望论坛越办越好。

  • 标签: 抗微生物治疗 中华医学会 高峰论坛 感染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