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大脑功能侧性在近一半世纪,经历了从被人们发现到认识逐渐深入过程。近年fMRI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脑功能侧性研究,更多脑功能被发现存在侧性,主要存在侧性脑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及语言功能。脑功能侧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脑功能侧性及其影响因素fMRI研究,提出应深入研究利手因素与疾病相关性,为脑功能侧性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优势半球 大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结核病。起病缓慢,症状多样,CT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影像诊断及临床工作漏诊、误诊较多。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2012年我院收治25例EBTB误诊及漏诊患者,以提高对该病认识。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肛周脓肿、肛瘘声像图特点及术前定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肛周脓肿或肛瘘73例患者,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肛门周围探测,观察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术前定位。结果超声检查73例患者,共检出病灶79,其中肛周脓肿38例、单纯性肛瘘29例、复杂性肛瘘4例、漏诊2例。肛周脓肿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肛瘘声像图表现为管道样低回声,病灶边缘区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术前定位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高频彩超能区分肛周脓肿及瘘管与周围组织关系,为确定病灶部位、数目及瘘口位置提供更多可靠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确切依据。

  • 标签: 高频彩超 肛周脓肿 肛瘘
  • 简介:胰腺囊性肿瘤(PCN)是以囊性改变为主胰腺肿瘤统称。常见PCN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实性假乳头性肿瘤(SPT)等。各型肿瘤生物学特性各异,良恶性均有涉及,因此提高PCN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就PCN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囊性肿瘤 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inDose技术对急性胸痛联排查(triple-rule-out,TRO)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影响。方法:50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128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TRO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B组(MinDose组),每组25例。A、B组管电流调节技术窗均采用30%~70%RR间期,A组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20%,B组应用MinDose技术,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4%。其余扫描参数相同。分析2组图像质量,记录剂量长度乘积,比较有效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6±0.40)分、(2.91±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辐射剂量为(6.47±1.03)mSv,明显低于A组(7.25±1.4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Dose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在TRO低剂量扫描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维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依次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弹性成像维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维声弹性图表现,将病灶弹性分级分为Ⅰ~Ⅳ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良性病变以Ⅰ~Ⅱ级多见,恶性病变以Ⅲ~Ⅳ级多见,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声弹性图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Ⅲ级以上(含Ⅲ级)作为判断恶性标准,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1.3%,准确率为88.2%。结论维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能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维 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
  • 简介:目的:探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方法:对拟行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113例尿毒症晚期患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造瘘血管手术条件.结果:本组113例最终实施手术者98例,90例造瘘血管可用,8例术后血流量不足、血栓形成,造瘘血管不可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选择动静脉造瘘术适合血管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造口术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评价动态维超声造影(3D-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后近期疗效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肝细胞肝癌共89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或化学消融,治疗后1月行动态3D-CEUS判定局部疗效,以同期对比增强CT(CECT)或对比增强MRI(CEMRI)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3D-CEUS诊断效能。结果CECT或CEMRI判定80.9%(72/89)病灶达到完全消融,19.1%(17/89)肿瘤消融不全;动态3D-CEUS判定82.0%(73/89)病灶达到完全消融,18.0%(16/89)病灶消融不全。与CECT或CEMRI比较,动态3D-CEUS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8.2%(15/17)、98.6%(71/72)、93.8%(15/16)、97.3%(71/73)96.6%(86/89)。结论动态3D-CEUS在判定肝癌消融局部疗效,与CECT或CEMRI具有同等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三维超声检查 造影剂 消融 疗效判断
  • 简介: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青少年胫骨远端平面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治10例胫骨远端平面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CR正侧位、低场强MR检查、螺旋CT轴位平扫加维重建,并随访复查3月~2年;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0例依据3种不同分型方法分型:①依据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位置,10例均为外侧型,无内侧型.②依据骨折后骨折块数目,分为二部分型8例,部分型2例,无四部分型.③依据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1例.随访:周围型骨桥形成2例,胫骨远端骨梗死1例.结论:CR、CT、MRI对胫骨远端平面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信息,指导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 简介:乏氧是肿瘤对放化疗抵抗主要因素之一。PET乏氧显像发展至今有近10年历史,尽管不断有新正电子乏氧显像剂问世,但18F-MISO仍是临床前临床经验累积最多显像剂。该文综述了18F-MISO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着重于肿瘤异质性对乏氧阈值判断影响,并与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比较。

  • 标签: PET/CT 乏氧 18F-MISO 血氧水平依赖MRI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诊断小乳癌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发现小乳癌重要方法,现综述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在小乳癌检测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患者超声图像,术前利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检出交通支静脉,将其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以检验其准确率。结果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朝向体表条状或网状血流,超声检出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47条,手术发现交通支静脉56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3.9%。结论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能准确诊断定位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有助于术寻找需结扎交通支静脉。

  • 标签: 交通支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e-flow技术 梯形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及维重建在颌骨造釉细胞瘤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颌骨造釉细胞瘤,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维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特征。结果11例患者,5例病灶位于下颌磨牙区、4例位于下颌体部、2例位于上颌骨。多房型6例,其中3例呈肥皂泡状、3例呈蜂窝状。骨性房间隔可完整或不完整。单房型5例。5例有不同程度牙根吸收。11例病灶均可见周围骨质呈膨胀变薄。7例病灶可见囊壁周围骨质缺损,无硬化缘;2例穿破邻近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侵及上颌窦,5例侵及下颌管。6例病灶呈均一囊性密度,4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术后10年复发病例呈囊实混杂密度。结论螺旋CT维成像可直观了解病变在维立体空间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周围骨质破坏、牙根吸收及周围组织结构立体解剖关系,对提高造釉细胞瘤术前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为制订手术方案放疗计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造釉细胞瘤 颌骨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carotidartery,CCA)弹性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IM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CA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节段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IMT厚度显著高于T2DM-2组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6节段Vs、SmaxSRmax显著低于T2DM-2组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6节段Vs、Smax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CCA弹性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DIABETIC mellitus type
  • 简介: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骨显像骨转移患者42例,平均年龄(53.62±12.48)岁。其中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18例,另11例治疗后多次(2-5次)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两种检查在1周内完成。比较两种方法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价值。结果18F-FDG符合探测显像有36例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3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320)。18例未行治疗患者,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均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1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治疗后疗效评价,符合探测显像复查结果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有较强正相关性(r=0.834,P<0.02)。结论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在初诊骨转移患者诊断及患者疗效评价较99mTc-MDP骨显像有优势。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双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 骨转移
  • 简介: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所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目前认为,外科手术仍是二尖瓣反流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高龄且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围术期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一种微创、高效、安全导管装置MitraClip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这些患者最佳选择。1主要技术原理MitraClip系统是新近研发经皮二尖瓣膜修复系统。

  • 标签: 二尖瓣修复术 导管装置 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二维 食管
  • 简介: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超声造影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ICC患者临床、常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动态资料。结果32例ICC患者共34病灶。超声造影在时间上分布特点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增强方式;空间上分布特点有3种类型:20(58.8%,20/34)周边环状高增强向内充填型,5(14.7%,5/34)整体均匀增强型,9(26.5%,9/34)周边环状高增强不向内充填型。结论ICC在超声造影上具有特定增强方式,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肝脏
  • 简介:肝外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壶腹部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出现黄疸等临床症状已属中晚期.随着MSCT及后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平扫加增强扫描已经成为肝外胆管癌诊断术前评估重要手段之一.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证实26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及CT资料,探讨MPR对肝外胆管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胆管肿瘤
  • 简介:基于肿瘤体积变化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具有一定滞后性,难以满足对临床各种治疗手段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分子影像能反映细胞葡萄糖代谢,实现生物学水平早期评价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EORTC、PERCIST到PREDIST,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更有针对骨转移瘤MDA标准。该文详细概述以上4种分子影像学标准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标签: 实体瘤 骨转移瘤 疗效评价 EORTC标准 PERCIST标准 PREDIST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评价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肿瘤59例(腺瘤53例、囊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恶性肿瘤19例(乳头状癌16例、滤泡癌2例、髓样癌1例)患者术前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对所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59例良性病变,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17例,共83病灶;19例恶性病变,18例单侧发病、1例双侧发病,共20病灶。边界:良性病变边界不清13(13/83,15.7%)、恶性病变11(11/20,5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良恶性病变出现钙化率分别是12/83(14.5%)9/20(45.0%),恶性病变钙化发生率高于良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变:良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5/83(42.2%)3/20(15.0%),良性病变囊变发生率高于恶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包膜不完整性:良恶性病变分别为5/83(6.0%)15/20(7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程度:明显强化者良恶性病变分别为27/83(32.5%)14/20(7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镶嵌征":良恶性病变出现率分别为08/20(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良恶性病变发生率为05/19(2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甲状腺病变内出现钙化、包膜不完整、增强后见"镶嵌征",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要高度考虑甲状腺癌诊断,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