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 标签: 胃癌 效果观察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5%,对照组优质片率为77.5%,观察组优质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全景成像 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鼻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術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通过X线与CT诊断的价值,为肠梗阻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检查,并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技术检查,共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技术检查,共3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情况、肠梗阻类型、病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12%相比于对照组的67.86%,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为单纯性、绞窄性、动力性、不确定类型;病因为肠粘连、结肠癌、肠麻痹、粪石性、胆石性、肠套叠、不确定原因;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案进行比较,CT诊断技术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X线诊断 CT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后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因司法鉴定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DTS扫描及重建处理,其中有7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以便对照研究。结果DTS扫描后的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肋骨结构,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63根,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8.8%。结论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肋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可以完全代替X线平片,是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的重要补充。

  • 标签: X线数字技术 肋骨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脊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各45例,均由螺旋CT检查确诊并将其作为阳性判断的标准并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的诊出率明显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X线检出椎体旋转脱位12例,椎体压缩25例,诊出率高达100.00%。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CT诊断脊椎骨折评分明显高于X线平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诊断脊椎骨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诊断脊椎骨折优点显著,对其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多种方法互补单项检查的不足之处。

  • 标签: 脊椎骨折 价值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X线诊断的表现以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发病部位,并与实验室诊断对比,为治疗提供有效的证据。结果实验诊断结果显示,22例患者诊断为无症状期,所占比例为35.5%,27例患者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所占比例为43.5%,13例患者诊断为慢性痛风性的关节炎期,所占比例为21.0%。X线表示显示21例患者处于无症状期,所占比例为33.9%,28例患者为急性痛风性的关节炎期,所占比例为45.2%,13例患者为慢性痛风性的关节炎期,所占比例为21.0%。由以上结果可知,实验室诊断结果与X线表现结果相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充分说明,X线诊断的有效性。且X线表现更为具体。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X线的诊断中有多样性的表现,容易和其他骨关节疾病所混淆,通过X线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对比具有一致性,可见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X线诊断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数字X线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选取84例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放射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就常规X线检查(对照组,n=42)与数字X线摄影技术检查(观察组,n=42)两种不同摄影技术的检查结果展开探讨。结果从三级图像方面分析,观察组的检查方法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影像技术了解到数字X线摄影技术,以空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信息量大等特征,为放射科提供了更有效、更科学的检查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 X线摄影技术 放射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6例,均行X线和CT诊断,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结果CT诊断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结核的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的准确率,且不典型肺结核以肺叶实变、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结核为主要病变类型。结论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较高,但临床上多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需结合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性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X线检查,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诊断意义。结果患者腕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31例,检出率为91.17%,肘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21例,检出率为90.47%,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4例,检出率为100.00%,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人数为10例,检出率为90.90%,总检出人数为74例,总检出率为92.50%,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比,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X线对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能够作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其诊断准确率并非100.00%,所以必要时医生应结合核磁共振及CT等手段为患者进行检查,以便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X线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改变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究X线平片法和螺旋CT法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自2014年01月~2016年0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为平均的三组,即X线组(采用X线平片法检测)、CT组(采用螺旋CT法检测)和联合组(采用X线平片+螺旋CT法检测),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统计,螺旋CT和X线平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检测和螺旋CT检测都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但将两者联合起来的诊断效果更佳,因此,应当予以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X线平片螺旋CT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定性诊断中胸片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行胸片X线检查的4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X线检查确诊47例患者中有17例(36.17%)肺纹理增强型病变、12例(25.53%)小叶性浸润型病变、5例(10.64%)大叶性浸润性病变、6例(12.77%)肺部局灶性病变、4例(8.51%)多灶型病变、3例(6.38%)胸膜炎性病变。接受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胸片X线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病理差异患者影像征象不尽相同,结合临床症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X线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隐球菌肺炎的病理检查和临床状况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市三甲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症状患者,将其根据临床状况、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9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对照则采用X胸片的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的精准性。结果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检查相比于X胸片,对于临床疾病的直观性和精准度更应该多多应用,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隐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X线胸片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疑似早期肺癌的患者,分别实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病理学检验的结果为有50例为早期肺癌,其中有25例为中央型的肺癌,有25例为周围型的肺癌;有30例为肺部疾病,其中有10例为肺结核,有6例为肺部感染,有6例为肺部纤维瘤,有8例为纵膈恶性淋巴瘤。以病理学检验为准,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为96.67%,胸部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75%。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大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检查中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X 线 早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及X线平片表现,对比X线平片和CT诊断的符合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位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将两组检测的结果与病理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几率。结果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对照组经X线平片检出19例,检出率为52.8%,研究组经CT诊断检出33例,检出率为91.7%,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对胸腰椎骨折检出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结论与X线相比,CT这一诊断方式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过程中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符合率,接诊疑似病例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尽快确诊病情。

  • 标签: X线 胸腰椎骨折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磁共振成像和X线平片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46岁,在一星期内进行腕关节X线检查和MR检查。MR成像仪的为0.3T场强,处理含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结果25例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50个腕关节中,X线发现14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发现45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检查一共发现156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而X线平片只发现18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检查中发现月骨是最容易受累的骨头。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病变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分析,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01)。MR的成像还可以清楚的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增强MR可鉴别关节积液与血管翳。结论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腕关节病变,如骨质侵蚀等,MR比X线检查更优越,倘若X线检查不能发现临床怀疑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行MR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腕关节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CT、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诊治的30例(4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对检查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最为接近,其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CT检查的76.2%和X线检查的57.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高于CT及X线检查。

  • 标签: 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CT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和超声波检查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X线对患者尿道、膀胱以及输尿管中下部分的诊断有效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输尿管上端及肾脏结石的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超声检查这两种方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超声检查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型臂X光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93例98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在G臂下实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男38例,女55例,平均年龄78.3岁(65岁-93岁)。观察术前术后1天VAS评分、每节椎体的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满意度和相邻椎是否存在新发骨折的随访。结果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别是6.8±1.8和1.9±0.6,差异有显著性(P<0.05)。93例获得随访,平均18月(2月-38月)。疼痛缓解满意度95%;骨水泥注入量4.5±1.2ml,椎体高度恢复到原高度的80%;5例发生了骨水泥漏,均无灾难性症状。结论G臂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比C臂下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和防止骨水泥的泄露。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G型臂X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