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奎屯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应用两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奎屯地区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筛选变应性鼻炎可疑对象并进行专科检查予以确诊,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发病因素.结果在调查的2000人当中,有513人有变应性鼻炎,奎屯地区变应性鼻炎现患率为25.65%,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之间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工人、学生、行政事业人员的患病率较高,团场职工患病率较低。奎屯地区每个月份发病情况发病较高的月份依次为8、7、6月。变应性鼻炎的认知状况在所有被调查人群中,听说过变应性鼻炎的占56.25%(1125/2000),认为变应性鼻炎就是感冒的为19.25%(385/2000),认为变应性鼻炎能够被根治的22.9%(458/2000)。因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去看过医生的就医率为29.25%(585/2000)。发病因素由工业污染因素引起的居住环境污染导致变应性鼻炎最为显著。占比为70.96%(364/513),此外支气管哮喘、花粉、食物、药物过敏、职业粉尘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奎屯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发病因素复杂,职业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工业发展造成的居住环境污染已成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奎屯地区 变应性鼻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共82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细节护理干预,n=41)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1)。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细节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予以桂枝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过敏性鼻炎88例患儿为研究资料,依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把2016年4月前入院的患儿看作对照组,实施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把2016年4月后入院的患儿看作研究组,实施桂枝汤加味治疗,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喷嚏、鼻塞及流涕等症状评分情况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予桂枝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既能使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而且还能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小儿过敏性鼻炎 桂枝汤加味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治疗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脱敏煎免煎中药颗粒配方治疗变应变性鼻炎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在门诊给予随机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脱敏免煎中药颗粒配方,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症状积分改善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积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柴胡脱敏煎免煎中药颗粒配方 应变性鼻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苏脱敏煎煎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变应变性鼻炎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予香苏脱敏煎同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症状积分改善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苏脱敏煎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变应变性鼻炎,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积分,可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应变性鼻炎 香苏脱敏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螨变应性鼻炎使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门诊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长沙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44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后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门诊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使84.1%的患者较治疗前症状明显好转,发作频率较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辅以门诊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门诊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 标签: 尘螨变应性鼻炎 门诊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之中36例,对照组于三伏天选择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养还五汤加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舌象转变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病情复发,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穴位贴敷 补阳还五汤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6及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42例变应性鼻炎病例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评估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IL-6及IL-1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流涕、喷嚏、鼻痒以及鼻塞等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评分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两组症状总积分、血清IL-6与IL-12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以及IL-6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IL-1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效果满意,同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发展,提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糖皮质激素 孟鲁司特钠 白介素-6 白介素-1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A、B、C三组,均给予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评估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VAS评分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6月时相比,三组用药后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明显更高(P<0.05),三组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观察,三组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以及药物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效果显著,其疗效不受年龄影响和限制,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 免疫疗法 年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早期生活环境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2例,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远期疗效为观测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并纳入同期同年龄的非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儿童共5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儿童的生活环境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对比无差异,各时间点评分两两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环境因素是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的影响因素,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避免儿童暴露于烟草及污染的环境中。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变异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