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式。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57例股骨端骨折并发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30例作为单一内固定组,使用内固定治疗方式,27例作为组合内固定组,使用组合内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一内固定组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是(143.7±36.5)ml,平均手术时间(78.2±10.3)min,对照组是(278.4±74.8)ml和(105.1±21.9)min,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0.5±3.3)个月,两组的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中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确保患者能够愈合。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端骨折患者实施PFNA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90例股骨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防旋股骨端髓内钉PFNA治疗,n=45)和对照组(予以动力髋螺丝钉DHS治疗,n=45),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观察指标,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5.56%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手术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丝钉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期端胃癌患者分别采用端胃切除术以及全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生存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5月,研究对象82例本院收治确诊的进展期端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胃切除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端胃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生存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存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排气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端胃癌患者分别采用端胃切除术以及全胃切除术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端胃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临床效果显著,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进展期近端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生存率 手术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症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支持治疗组(n=30)和基础支持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西汀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基础支持治疗组6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2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症远期疗效显著。

  • 标签: 氟西汀 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症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四肢关节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四肢关节端骨折患者12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四肢关节功能评分、四肢骨折部位疼痛程度、肢体活动改善时间、可进行完全负重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肢关节端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四肢关节功能评分、四肢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加速康复。

  • 标签: 锁定钢板微创 四肢近关节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型肱骨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型肱骨端骨折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5.4%(P<0.05);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结论骨质疏松型肱骨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肩关节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骨植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应用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39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取得的临床结果满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寰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症状;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出院时,预后良好37例,差6例,死亡1例。术后,本组发生颅神经损伤2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漏1例以及脑干或脊髓血管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结论应用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 颅颈交界区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胃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不同类型胃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相应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收治的患者当中选择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端胃癌根治切除治疗,根据其重建术式不同,按照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参照组与改良组,参照组患者接受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改良组患者则接受间置空肠代胃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具体数据在比较后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而言,患者接受端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治疗的效果较好,该重建术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胃癌 重建 根治 切除 术式 近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除或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平均分成两组,以18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不会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对下肢痉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和康复医学科的中风痉挛期患者共90例,分为对照A组、对照组B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采用妙纳治疗,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枢取穴法,三组患者共治疗4周,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对照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3.33%,对照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三组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和B组(P<0.05),对照组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月后,三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三组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下降分数较对照A和B组明显(P<0.05),对照A组在三组中分数最高(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中枢健患双侧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较药物及常规针刺治疗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枢取穴 健患侧 中风 痉挛期 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股骨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患者为16.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股骨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了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用于老年肱骨端骨折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5例老年肱骨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端骨折中采取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手术和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正骨手法 经皮锁定钢板固定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8.68%(37/76),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占51.32%(39/76),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骨折三期治疗;以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肘关节Mayo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疼痛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肿胀程度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肘关节Mayo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肘关节Mayo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肿胀程度优良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可缓解肱骨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对于改善肩关节、肘关节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三期 肩关节 肘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滑动加压髋螺钉以及股骨端防旋髓内钉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接受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研究组则接受股骨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且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较好,相关数据对比后意义明显(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股骨端防旋髓内钉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滑动加压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骨科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股骨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40例采用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长、术后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长、术后愈合时间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此次试验中并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股骨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股骨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股骨端锁定解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引流量与全身创伤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除患者,依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1)与试验组(n=52),对照组施以腹腔镜手术,试验组施以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术前与术后1d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试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术前与术后1d两组患者的IL-6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放手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引流量,但并未增强全身创伤反应程度。

  • 标签: 开放手术 甲状腺近全切除 术后引流量 全身创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与股骨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端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1年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95.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率为3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与股骨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但股骨端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患者并发症更少,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端复杂骨折的效果并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直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肱骨端复杂骨折患者中挑选98例纳入研究,均征得其本人或者家属同意。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施行内固定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施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较对照组短,手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少(P<0.05),而手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肱骨端复杂骨折应用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均好,而后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内固定术 半肩关节置换术 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