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哮证的辩证施护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哮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辩证施护,观察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辨证施治及护理干预后,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6%;47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4%。结论辩证施护能够提高哮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证 辩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理论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2例不寐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发现,治愈有18例,好转23例,无效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不寐即不能入睡、失眠,不寐的患者往往精神较差,心神不宁,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同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辩证论治 不寐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在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12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别设置对照组和中医组,前者经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进行西医治疗,后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中医组最终总治疗有效率为93.6%,大大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上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疗法能够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支气管扩张 西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癜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白癜风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进行半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临床复发率是4%,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是18%,两组复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临床总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缓解改善效果,复发率比较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辩证分型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周易》哲学观对中医辩证论治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周易》所涉及的整体观、运动(变易)观、阴阳平衡观,生动具体的展现出《周易》哲学观对中医辨证论治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影响,特别是在方法和原则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深入影响。

  • 标签: 《周易》 哲学观 中医辨证论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亢致甲减水肿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110例甲亢致甲减水肿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是98.18%。对照组的满意度是87.2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甲亢致甲减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治疗 优甲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作出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7年10月接受中医辩证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为95.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病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高血压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开展分析报道,为患者使用参芪蒲丹汤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20例患者被治愈,18例患者治疗显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有2例无效的病例,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6.7%;全部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得到了改善,患者的粘膜萎缩和炎性程度得到了改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治疗前后差异性比较大(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参芪蒲丹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0%VS81.08%;P<0.05)。结论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可获得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获得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辩证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地西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心血管神经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肩周炎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辩证循经取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取松动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取体外冲击波辩证循经取穴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分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辩证循经取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康复评分,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辩证循经取穴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伤科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采取不完全随机法,将102例来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伤科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充分提高其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骨伤科 中医辨证施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应用中医辩证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辩证治疗,观察组间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患儿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A组患儿有效率71.87%(P<0.05)。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13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6例患者实施常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B组66例患者实施小针刀配合针灸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96.97%明显高于A组77.27%;组间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度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针灸 辩证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症状的临床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观察、分析、评价,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抑郁症16例,强迫症8例,癔症6例,精神分裂症10例,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疗效满意。结论观察、分析精神症状,为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明确的诊断有助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精神症状 精神障碍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或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口服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共观察6周,所有入组被试于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均由专业的神经心理测量技师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cardsortingtest,WCST)测查。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后患者WCST测评结果(RA、CC、RC、RE、RF、RP、RPE、NRPE、FM)分值无显著性差异(t=1.018,0.000,-1.197,1.661,-0.471,1.394,1.423,0.440,-1.673,P均>0.05);干预6周后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性降低(t=48.441,40.668,29.602,52.761,P均<0.001);干预前RA与阳性症状分正相关(r=0.403,P=0.014),余WAST各项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无关;阳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正相关;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症状有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为患者分组,对比抗精神药物对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情况。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正常群体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3、T4均有所降低,TSH上升,和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抗精神药物会让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发生改变,治疗的时候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定期的检测,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 典型类抗精神药物 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情感性精神障碍、意志性精神障碍、意识性精神障碍、运动及行为障碍等。本文旨在探讨常见精神障碍的内涵及临床表现。

  • 标签: 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障碍 运动及行为障碍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精神症状,或称精神障碍,ICD-IO中特别指出“障碍”,避免使用疾病和“病患”,但障碍是一个不精确的术语,可以包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心理障碍。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症状表现与临床诊断。

  • 标签: 精神症状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