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金水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常规治疗+金水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BUN、尿蛋白定量、Scr、Ccr、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金水胶囊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状态,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金水宝胶囊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得松+利多卡因过敏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32岁。因瘢痕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医嘱给予2%利多卡因1ml+得松1ml混合后注射患处。注射后患者无不适,15min后患者出现全身性、泛发性红斑,瘙痒,伴有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BP90/60mmHg,P120次/min,R30次/min,立即使患者平卧,给予氧气吸入,地塞米松5mg,

  • 标签: 倍他米松/副作用 利多卡因/副作用 药物过敏/病因学 药物过敏/护理
  • 简介:目的由于湿疹这项疾病在城市人群中越来越普遍,研究湿疹的治疗方法尤显重要为此本文观察并分析利用中药内科治疗湿疹方法的疗效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6例,添加中药口服与外敷结合治疗,以半年为一个疗程,观察中医治疗疗效。结果一季度内痊愈42例,大致痊愈18例,初步痊愈16例,无效10例。半年后痊愈72,大致痊愈8例,未痊愈6例。结论对湿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添加中药能有效治疗湿疹,综合调理全身,对于湿疹患者来说中医内科治疗是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湿疹 中医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使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将疑似冷凝集标本进行加温前后指标检测比对。结果MCV、MCH、MCHC等参数加温前后误差明显,尤以MCHC突出。双重加温法检测结果优于单纯样本加温检测法。结论冷凝集严重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RBC明显减少,MCV明显偏大,样本试剂双重加温可有效清除冷凝集因素对血细胞检测仪相关参数的影响。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误差 纠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爽舒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4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爽舒和思密达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爽舒和思密达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爽舒和思密达联合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粪便性状、便次及化验检查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爽舒和思密达联合是治疗小儿腹泻有效并易于被接受的药物。

  • 标签: 爽舒宝 微生态平衡 小儿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润肺膏联合金水治疗慢阻肺缓解期降低住院率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年龄在65~80岁之间,无性别差异;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润肺膏联合金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降低住院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低于治疗组的93.3%(28/3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润肺膏联合金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润肺膏 金水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病求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至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进行诱导麻醉,试验组(50例)患儿则运用七氟烷做诱导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并比较两组患儿取得的麻醉整体效果。结果试验组在诱导时间、血压、拔管时间、心率及苏醒时间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讨论七氟烷的小儿诱导和维持麻醉效果较氯胺酮更加理想,安全性较高,是一种临床理想的麻醉药物。

  • 标签: 七氟烷 氯胺酮 小儿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心呕吐的病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恶心呕吐常见病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结石、颅内病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它原因还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和溃疡性结肠炎亦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 标签: 恶心 呕吐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妊娠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6年10月—2017年5月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产妇74例,将患有子宫肌瘤的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37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增大明显,观察组肌瘤直径平均增加4.12cm,对照组2例肌瘤直径平均增加1.2cm。观察组中自然流产9例、早产4例、剖宫产17例、产后出血7例、产后恶露干净平均43.5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例、2例、11例、1例。结论在为妊娠妇女进行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孕妇是否存在子宫肌瘤情况,并针对孕妇的肿瘤情况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

  • 标签: 子宫肌瘤 妊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增加使用细节管理,得出细节管理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细节管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28(56.0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47(94.0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儿科进行护理管理的时候,使用细节管理,可以全面提升儿科护理管理的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管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宫外孕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诊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宫外孕的理想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从而采取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时间在2016.4-2018.4,研究对象为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回顾分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采取管理对策。结果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为乙二胺四乙酸引起的45例,冷凝集引起6例,大血小板引起24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2例,原因不明3例。枸缘酸钠抗凝剂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方法在检测结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则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与上述检测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会因为较多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实际检测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原因分析 应用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符合2015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65.00%(26/4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检验的血液标本中随机选出129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全部标本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全部标本均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镜检,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129份血液标本经血涂片镜检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为灵敏度为83.78%(31/37),特异度为75.0%(69/92),诊断的准确性为77.52%(100/129)。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一种筛查式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仍有不准确的,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血涂片镜检分析有助于纠正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中的错误,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涂片 血常规 检验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采用CT成像技术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6年8至2017年10月收治,行CT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与较先进的MRI检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200例患者中,138例为单节段突出,62例为多节段突出,L3-4节段突出10例,L4-5节段突出122例,L5-S1节段突出68例。中央型后突40例,中央型偏左后突77例,中央型偏右后突83例。采用CT成像检查,在骨质增生、钙化、真空症、滑移检出率方面,同MR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CT成像技术对腰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率居较高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CT成像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探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外部性脑积水患者,观察他们的临床表现,对他们进行CT扫描,同时对患儿的脑萎缩及硬膜下的积液实施有效地鉴别诊断。结果以上患儿全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蛛网膜的下腔增宽现象,其中,以双额顶与大脑前纵裂表现得最为普遍,为100%;有64例表现双侧裂池增宽,占总数的80%;有20例表现额顶叶脑沟增宽加深,占总数的25%;有16例表现脑基底池增宽,占总数的20%;有8例表现脑室轻度扩大,占总数的10%。对以上小儿外部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在1年的CT随访过程中,有72例患儿的外部性脑积水已经完全消失,8例患儿的外部性脑积水有显著地减少,治愈率为90%。结论可以得知,进行CT检查与随访观测,可以提高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与鉴别率,为以后的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具有重大价值,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群体 外部性脑积水 CT诊断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这种西药药剂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3例炎症患者为例,采取随机对照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不良反应为15.1%;对照组则分别为81.4%与32.9%,两组数据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炎症患者时,可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这种西药药剂。但此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应对用药方式及剂量进行合理控制。

  • 标签: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