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MRI 扩散张量成像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慢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 年 7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 40 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脊髓损伤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20 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 (MRI) 和 MRI 扩散张量成像诊断 (DTI) ,对比两组受试对象的 ADC 值、 FA 值、纵向本征值 (λL) 、横向本征值 (λT) ,并对比 MRI 和 DTI 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慢性脊髓损伤 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ADC 值、 λL 值、 λT 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 FA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 DTI 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慢性脊髓损伤 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 MRI 诊断 ,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MRI 扩散张量成像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慢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良好,不仅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较高,且还能对脊髓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评估,从而能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MRI 扩散张量成像 脊髓型颈椎病 慢性脊髓损伤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 CSM ) 患者采用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TI)对其神经损伤的评估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 42 例 CSM 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7 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21 例)、一组为观察组( 21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常规 MRI 诊断方法,观察组实施 DTI 检测 ,对两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颈髓 FA 值更低,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 ADC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 SI00B 蛋白、 NSE 水平的影响; [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 2 组, 对照组患者( 38 例)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 3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疼痛症状及血清 SI00 B蛋白、 NSE水平; [ 结果 ]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 P < 0.05 ),而观察组治疗后 1 、 3 个月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 < 0.05 ); 两组患者 ASIA 评分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 0.05) ,其中观察组患者运动、针刺、触觉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1 、 3 个月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P > 0.05 ); [ 结论 ] 高频 重复 经颅磁刺激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调血清 S100B 蛋白和

  • 标签: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脊髓损伤 SI00 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