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的肠梗阻病因诊断当中的误诊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复查确认为误诊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得到的数据,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60例误诊患者当中,常见的误诊病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急性假性结肠梗阻、食团性肠梗阻以及蛔虫性肠梗阻等,其中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病因误诊的首要因素(P<0.05)。结论既往有腹部手术的肠梗阻误诊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除去粘连性肠梗阻,其他病因引起的肠梗阻也是不能忽视的,医疗人员也要对其同样重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急救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6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对患者急救和精心的综合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l例死亡。结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病毒学检验,主要检测乙肝五项,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评估在乙肝诊断中病毒学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80.77%、HBsAb阳性率为17.95%,HBeAg阳性率为15.38%、HBeAb阳性率为58.97%、HBcAb阳性率为89.7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携带率为80.77%,大三阳占比为15.38%,小三阳占比为58.97%;对照组乙肝携带率为10.00%,大三阳占比为2.50%,小三阳占比为7.50%。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学检验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乙肝 病毒学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于我院行结肠直肠癌手术的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传统护理;对照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各2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结肠癌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大补煎加减联合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实验对象共有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8例,来源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有患者3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大补煎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常规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以及排便难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大补煎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方案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以及排便难度,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大补元煎加减 针灸 老年功能性便秘 排便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50例患者呈亚急性、慢性起病,42例合并颅外结核。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细胞数、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为主。32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异常者31例,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内结核瘤、脊髓损害、混合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3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情况实施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观察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对称双眼皮整形病例7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满意度同对照组比明显提高,手术用时和切口愈合时间同对照组比对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组间数据结果差异经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对称双眼皮患者,在常规整形修复基础上应用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术后恢复较快,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修复价值,具有临床价值意义。

  • 标签: 整形修复术 不对称双眼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病(MND)患者(SCM)肌电图的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10日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MND患者,回顾性分析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结果本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电生理检查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的改变。其中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运动单位总异常率分别为88.6%及85.0%;异常自发电位仅见于22例。最大用力收缩时,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波型异常率分别为81.4%及82.9%。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可以为运动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胸锁乳突肌逐渐出现失神经支配现象。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胸锁乳突肌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有胆道手术肝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胆道手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无胆道手术,共42例,观察组为有胆道手术,共2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比较意义,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有胆道手术肝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有胆道手术史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 总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治疗患者88例进行护理分析,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67.4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价值,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人文关怀 子宫内膜癌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全部患儿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患儿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患儿蒙脱石散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腹泻 小儿 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M、IgG、IgA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乙肝程度的加重,三个指标的水平逐渐升高,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病例的IgM、IgG、IgA水平要明显低于恶化病例,P<0.05。结论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为慢性乙肝的诊断提供依据,其水平反应疾病的变化程度,这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益心汤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UA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80例UAP老年患者资料,分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补益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变化水平显然比对照组患者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在疗效中,研究组为95.56%(86/90)比对照组72.22%(65/90)高(P<0.05)。结论补益心汤应用在老年UAP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 标签: 补元益心汤 老年 心绞痛伴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有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将患者分为有服药组与无服药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NIHSS评分,有服药组低于无服药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3个月,有服药组的总有效率是95.0%,无服药组是82.5%,有服药组高于无服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助于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短期疗效。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8例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纳入对照组的28例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获得了明显改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 术后抗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三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et基因全长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5/F35-Net重组腺病毒载体。建立24只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Net组,3组分别注射0.1mL的PBS、Ad5/F35-GFP(1×108PFU)和Ad5/F35-Net(1×108PFU),干预3周后,测定各组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移植瘤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Net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与PBS组及GFP组相比,Net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均〈0.05),而其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原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Net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移植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移植瘤细胞原位凋亡。

  • 标签: 三元复合因子Net 移植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月我科室收治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分组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为研究组(20例),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为对照组(55例),对比两组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90d远期预后效果、90d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d远期预后效果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远期效果无影响,但会增加近期颅内出血转化风险。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倍他乐克、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及心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取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加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贝那普利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