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注射联合硫酸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合硫酸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在运用甲基强的松龙注射的基础上联硫酸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甲基强的松龙 硫酸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与生脉注射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联合生脉注射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参麦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参麦注射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参麦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参麦注射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将垂体后叶注射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当中选择9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的不同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治疗,改良组产妇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改良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用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产妇同时接受垂体后叶注射以及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注射液 产后 出血 效果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 简介:多种微量元素注射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为肠外营养的添加剂,10ml能满足成人每天对铬、铜、锰、钼、氟、碘和硒的基本和中等需要,维生素C注射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6个原子的酸性多羟化合物,参与机体代谢。

  • 标签: 注射剂 痕量元素/药理学 抗坏血酸/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肠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依替米星注射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比组(n=44)和观察组(n=44),对比组实施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依替米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对比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依替米星及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在急性肠道感染中的应用,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依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肠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川芎嗪注射联合硫酸镁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液黏度、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血浆黏度、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联合硫酸镁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尿蛋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川芎嗪 硫酸镁 妊娠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金纳多注射与疏血通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疏血通注射作治疗药物,观察组选择金纳多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18%>72.73%);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金纳多注射作其首选药物,其治疗效果较疏血通注射而言更为显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慢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配伍之后在室温避光环境下放置24h,观察其外观、ph值以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奇霉素与氨溴索的含量。结果室温避光环境下放置24h之后,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微粒数量较配置即刻有所下降;测定成分发现盐酸氨溴索、乳糖酸阿奇霉素与5%的葡萄糖配伍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变化;乳糖酸阿奇霉素于0.9%的氯化钠配伍的情况下含量出现下降。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配伍在24h内使用安全有效,使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的配伍溶液尽量在8h内使用,以防有效成分降低。

  • 标签: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川芎嗪注射与醒脑静注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44例,基础治疗)与试验组(44例,基础治疗+川芎嗪注射和醒脑静注射)。对比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并根据GOS量表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且试验组GO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与醒脑静注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痉挛发生风险,还可积极改善预后成效。

  • 标签: 川芎嗪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 重症颅脑损伤 血流速度 血管痉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注射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0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均为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治疗组(硫酸注射联合大剂量甲基强治疗)和对照组(硫酸镁治疗),两组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一周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在各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注射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可较单用硫酸镁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利于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泼尼龙 重症哮喘 地塞米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新生儿中挑选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1月和2017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应用了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的牛肺磷脂组和猪肺磷脂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方面,均远优于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的对照组,且牛肺磷脂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方面,均远优于猪肺磷脂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猪肺磷脂注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牛肺磷脂注射,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牛肺磷脂注射液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醒脑静注射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塞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应用清开灵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2008年发生的清开灵注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较高。所致过敏反应以变态反应居多,其中一般过敏反应11例,过敏性休克4例,药物热3例,血管神经性水肿2例,神经系统反应2例。结论:清开灵注射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用药过程及用药后加强观察。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以黄芪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34%,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C、TG、LDL-C、LDL-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以黄芪注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使患者血脂指标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依达拉奉 醒脑静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喜炎平注射联和维生素C注射在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喜炎平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注射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症状好转时间为(34.17±2.5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6±2.57)h,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喜炎平注射联和维生素C注射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酸米力農注射联合西地兰注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0.6mg西地兰注射。实验组静脉滴注西地兰注射的基础上给以20mg乳酸米力农注射,以0.5μg/(kg·min)静脉泵入。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4%,实验组有效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7,P=0.014<0.05);两组患者的CO、LVEDP、LVEF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对照=6.141,P对照=0.018;χ2实验=6.232,P实验=0.020)。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CO、LVEDP、LVEF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7,P=0.019<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10<0.05)。结论乳酸米力农注射联合西地兰注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乳酸米力农 西地兰 心力衰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注射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达注射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小牛血去蛋白注射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改善率分别达73%和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和42%,感觉减退、多汗、口干、便秘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5%比28%、53%比18%、56%比21%、53%比30%0)。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银杏达莫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cVEMP)研究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对球囊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年行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 30mg/ml)治疗的 2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于术前及术后 3周分别行纯音听阈测试( PTA)及 cVEMP检查,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听力及 cVEMP结果。结果: 2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访 12个月,术前患耳平均气导听阈为( 61.8±2.79) dB HL,术后为( 64.4±2.51) dB HL,手术前后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VEMP检查提示术前 4例( 15.4%)未引出, 22例术前患侧 P1平均潜伏期为( 16.51±2.46) ms, N1平均潜伏期为( 27.57±3.36) ms。术后 12例( 46.2%)未引出,其他 14例 P1平均潜伏期为( 18.88±1.84) ms, N1潜伏期( 30.57±1.45)。可见术后引出率下降, P1、 N1潜伏期延长。术前术后患侧 P1、 N1潜伏期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 ] 梅尼埃病 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