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我院1例血小板增多继发红斑肢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诊疾病,并给予其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我院相关项目检查,确诊患者为血小板增多继发红斑肢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给予EM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加巴喷丁、舍曲林及肌注B族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疗效确切。

  • 标签: 血小板增多症 红斑性支痛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足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足跟患者,采用封闭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38例患者治愈36例,且随访半年内无复发迹象;显效1例,局部按压及久站稍有疼痛;一般1例,疼痛稍有缓解,但不明显。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足跟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由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中西医 足跟痛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术后下肢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管吓着术后下肢麻患者共计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三天、七天以及第十天和第十四天的下肢麻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麻情况均有所改善,但常规组患者的下肢麻程度始终要高于针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术后下肢麻患者治疗过程中增加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下肢麻痛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规范化癌评估和干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究规范化癌评估和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癌评估和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NR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干预后NRS评分为(1.28±0.65),对照组患者经过干预后NRS评分是(3.11±0.58),比实验组患者多了1.83,所以规范化癌评估和干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癌评估和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缓解他们悲观、抑郁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 标签: 规范化 癌痛评估干预 晚期癌痛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脘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气虚型胃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脾胃气虚型胃脘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A评分、PSQI评分及VAS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气虚型胃脘患者进行护理,对疼痛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有一定改善效果,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脘痛 脾胃气虚 中医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身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针灸治疗,给予试验组针灸联合身逐瘀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针灸联合身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针灸 身痛逐瘀汤 风湿关节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癌护理模式改善晚期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2例晚期癌患者为例,结合其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规范化癌护理模式),现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D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晚期癌患者应用规范化癌护理,可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以最佳状态面对治疗,从而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癌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所谓的"生长"不是疾病的名称,只是一种症状或称之为现象。生长现象1823年由Duchamp首先提出[1],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了解。典型的"生长"出现在剧烈活动1d之后,常在晚上或入睡前后发生,疼痛部位以膝关节周围为多见,其次是大腿或小腿的某个部位。它是儿童时期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最为常见的原因,远远超过感染和肿瘤等病因[2]。

  • 标签: 骨疾病/治疗 疼痛/治疗
  • 简介:摘要李维民老师从事脾胃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四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胃脘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李老师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结合临床上的切身体会,现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临床中,李维民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涉及外感毒邪、饮食内伤、情志失和、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致病因素为气机阻滞胃络所伤,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病机的关键为气机升降失调;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涉及五脏;治疗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注重调畅中焦气机,健脾与疏肝并行,用药上攻补兼施,升降并用,辨证准确,加减灵活,呵护胃气,以恢复脾胃自身的生理功能为主,同时注重对患者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疗效显著。学生随诊期间,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维民教授对胃脘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李维民老师从事脾胃系统疾病诊治和研究四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胃脘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李老师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结合临床上的切身体会,现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临床中,李维民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涉及外感毒邪、饮食内伤、情志失和、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致病因素为气机阻滞胃络所伤,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病机的关键为气机升降失调;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涉及五脏;治疗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注重调畅中焦气机,健脾与疏肝并行,用药上攻补兼施,升降并用,辨证准确,加减灵活,呵护胃气,以恢复脾胃自身的生理功能为主,同时注重对患者的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疗效显著。学生随诊期间,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维民教授对胃脘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开腹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无痛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结果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病理学检查证实患者为平滑肌肌瘤。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情况更好,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者,使用无痛宫腔镜开展治疗,能获取满意成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肌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胃脘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因寒热不适、饮食失节,情志不畅或脾胃虚弱使胃失和降、胃络瘀阻所致。胃脘常见于各种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溃疡等疾病,是消化系统最常见、患者最为痛苦而急待解决的临床病证,中西药物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病情易反复迁延。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不断优化热奄包所用中药,形成了温胃散寒热奄包双透神阙、命门两穴治疗胃脘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温胃散寒 热奄包 双透治疗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外延续管理对癌病人疼痛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 2016 年 7月 -2017 年 7月 已出院的肿瘤科癌病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前46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对其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后4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其采取肩穴平衡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传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21±1.25)分,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关节活动度评分为(35.22±5.66),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肩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

  • 标签: 肩痛穴平衡针灸 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6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疗效良好,优于单独使用三阶梯药物治疗。

  • 标签: 癌痛 针灸疗法 三阶梯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产后宫缩产妇恢复效果,研究和探讨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宫缩的产妇中随机挑选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设为对照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宫缩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产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产后宫缩产妇的恢复中,不仅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程度,而且能够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宫缩痛 中医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脘(脾胃气虚型)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消化科确诊为胃脘且中医证型属于脾胃气虚证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则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口服,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显著(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脘(脾胃气虚型)的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胃脘痛 脾胃气虚型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纳布啡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70例,随机分为2组(n=35),给药途径为胎儿取出后经Murphys管静脉滴注。对照组C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ug/kg;试验组T盐酸纳布啡0.2mg/kg。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min(T1)、30min(T2)和术毕(T3)时点MAP、HR、SPO2以及用药前后内脏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下简称Ram评分);术中内脏发生率;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T组T1、T2和T3时点内脏牵拉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T1、T2时点Ram评分增高(P<0.05);各时点MAP、HR和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组牵拉、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头晕、嗜睡发生率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剖宫产产妇能明显减少内脏牵拉的发生,降低VAS评分,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纳布啡 剖宫产 椎管内麻醉 内脏痛 牵拉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益气通脉消汤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通脉消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肌梗死面积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心肌梗死面积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心肌梗死中应用益气通脉消汤具有显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心功能恢复更快,心肌梗死面积更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通脉消痛汤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