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新技术血流向量成像(VFM)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利用VFM技术采集所有患者基本数据及血流参数,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段十二点长轴速度峰值差值(Ts-6D-12)、间隔后壁达峰时间差值(SPWMD)、左心室十五节段至收缩血量最小值(Tmsv16-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体力学上观察组各指标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超声新技术VFM可直观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变化,这为患者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新技术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后发现一共有62例患者患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患者患上了滤泡癌,还有10例患者为髓样癌的患者,并且经过螺旋CT的方式进行检测后的检出率99.02相比于经过病理诊断进行检测的检出率100%,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螺旋CT和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性、部分性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肺栓塞患者50例,然后对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症状。结果经观察了解到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占总例数的70.00%(34/50),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的为11例,占总例数的22.00%(11/50),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出现了肺动脉内血栓(100.00%)。结论呼吸困难、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变化,主要确诊方法为肺动脉造影。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图特征 老年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分析。结果通过治疗,这78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的7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病情基本稳定,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1.05%,对这些患者实行抢救的平均用时为(1.76±0.64)小时。结论在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神经内科患者实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详细辨别,及时的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因误诊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神经内科患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择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及相关报告卡数据,分析确诊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特征,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2008年-2017年成都市西部某区职业病发病410例,涉及到7大类,其中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为主要职业病。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某区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需要重点防控眼病、化学中毒、皮肤病等职业病,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职业病 发病特征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检查与超声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就诊的8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结果根据80例患儿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有77例患儿腹部存在可疑肿块,呈现出套筒征象。其中,包块的横径为2.09-6.32厘米,长径是2.35-8.67厘米。3例患儿超声检查图像缺乏典型性,结果显示边界不清晰,且不存在套筒征象,肠管有中度扩张的现象,腹腔内部有积液,应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确诊。所以,超声检查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确诊率为96.25%,与手术检查结果吻合。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超声检查,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诊断结果且应用价值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小儿急性肠套叠 超声检查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的培养情况以及相应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腹泻患者,对其粪便采取细菌培养,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在12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结果中,35例患者表现为阳性,其中包括13例副溶血孤菌,9例类志贺邻单胞菌,7例志贺菌以及6例沙门菌。结论在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腹泻的致病菌中,最主要的病菌是副溶血弧菌,此外,在临床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患者粪便细菌的培养结果。

  • 标签: 腹泻 细菌培养 粪便检验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根管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碘仿、奥硝唑与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7.1%)与对照组患者(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8.8%(3/34),对照组复发率为23.4%(8/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通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寄生虫感染肠道检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送检的新鲜粪便标本18630份,采取盐水浮聚法、直接涂片镜检法对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精测,分析其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成人蛲虫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儿童,钩虫感染情况明显多于儿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蛔虫与其他寄生虫感染无明显差异,且不同性别受检者寄生虫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蛲虫感染率为0.64‰、蛔虫感染率为0.64‰、钩虫感染率为0.86‰、其他感染率为0.43‰,总感染率为2.58‰。结论蛔虫、蛲虫、钩虫是当前主要的寄生虫感染病原体,不同年龄感染寄生虫病原体种类存在差别,因此,临床上应该注意寄生虫检查与预防,尽可能减少寄生虫感染,保证人们的健康。

  • 标签: 寄生虫感染 肠道检测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94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入选的94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老年肝硬化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致病原因、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并发症情况对比中均存在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老年肝硬化相比,老年肝硬化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治疗老年肝硬化中,要注重老年患者营养补充,保持患者机体营养平衡,改善患者脏器功能,积极戒酒、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服用,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肝硬化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70例肺动脉高压疾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分析比较各类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发病症状,得出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乏力(33例,47.14%)、呼吸困难(20例,28.57%)和胸闷(17例,24.29%),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心悸、咯血、晕厥、声嘶等症状。结论与普通疾病相比,成人肺动脉高压疾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发病年龄较大,且无性别差异。患者体质指数偏低,多数患者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6MWD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 标签: 成人 肺动脉高压疾病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病理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68例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比胃癌患者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的不同差异。结果胃镜活检确诊胃癌55例(80.9%),术后病理证实68例(100.0%)均为胃癌患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在病理结果(印戒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管状腺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分化程度(分化型、分化不良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存在一定误差,但对于早期胃癌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及阿司匹林等,虽按一般剂量给药,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将这类肝病称为药物性肝病。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分型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3例为对照组,同时期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4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差异,同时对产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门静脉内径、血浆白蛋白与血小板各项指标方面的差异均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发展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更加严重,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中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概率较高,发病后容易造成患者肝细胞受到损伤,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提升对疾病的判断能力,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 标签: 肝硬化 胆囊结石 临床特征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视为重症组。另选取同期前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视为普通组。比较重症组和普通组的临床特征,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结果重症组同普通组相比,患儿的年龄多数集中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持续不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神经系统异常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中,年龄、热程、热峰、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神经系统异常是主要的高危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明显,高危因素较多,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有利于保证患儿的安全。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 临床特征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从而得出我院神经内科感染临床特征;结果在198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院内感染,占比12.63%,院内感染的部位包括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创伤部位等,感染的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与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成正性相关状态;结论神经外科院内感染主要以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与手术切口感染为主,且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风险越高,侵入性操作也能够增加感染风险。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选取10例在2011年2月至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1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治疗方案,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分析1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心理特征,并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支持以及切口护理等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很低,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男性 乳腺癌患者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