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临床科室发配到静脉配置中心的医嘱处方200000张,依据临床药典、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询证医学指南,对各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共发现存在不合理处方172张,占总抽查率的0.086%,临床不合理静脉给药中,主要存在给药剂量和浓度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频次不当和配伍不合理等方面问题。结论通过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静脉调配中心药师审方可有效地拦截不合理处方,为提高静脉滴注药物的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了重大保证。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处方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的45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综合管理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该管理模式对化疗药物操作防护流程予以规范,加大对化疗药物防护规范化培训的力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法分析我院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对化学药品基础知识及其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化疗药物污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综合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知识以及操作评分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化学药品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前后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化疗药物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护理人员化疗药物知识以及操作的掌握能力。

  • 标签: 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 综合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下助产资源配置现状。方法根据2016年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调查结果,计算每千活产拥有产科资源量,评估助产资源配置现状。结果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后,公立三级助产机构活产数构成比增长最多(9.19%),对比各级各类助产机构每千活产拥有产科卫生资源量,存在三级机构指标相对偏小的,向一级或未评助产机构集中的现象。讨论应进一步对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助产资源在不同级别的机构间、不同区域间的平衡,以满足“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亟待解决的生育需求增加的现状。

  • 标签: &ldquo 全面二孩&rdquo 助产机构 资源配置 现状
  • 简介:摘要胎盘作为连接胎儿与孕妇的重要器官,就药物而言,尽管在转运过程中破坏或改变,或者因为分子量和可溶性等原因限制转运,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够通过所谓的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地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的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像母体一样正常代谢,因此进入到胎儿体内的药物可能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用药分类标准及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妊娠期 用药标准 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PICU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进行分组;观察组54例,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根据小儿危重评分,了解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需求,配置护理资源,给予针对性强的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小儿危重评分,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患儿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观察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有效提高PICU患儿的护理质量,对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ICU 小儿危重评分 护理资源
  • 简介:摘要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在于卫生人力资源,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卫生人力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化。人们对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例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即改变了卫生人力资源的群体结构,也改变了卫生工作者个体的知识结构。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卫生人力失衡”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与数量上的不平衡,包括数量、种类、分布和质量(业务质量与服务质量)等。二是国家、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支持与维持能力间的不平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的静脉配置方案及稳定性。方法本文主要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甲肟的含量进行测量,了解在不同的输液中及不同的时间点,对输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头孢甲肟在配置方案3的溶解时间最短,为2min。在配置方案2中的溶解时间最长,为15min,在5%葡萄糖溶液中溶解会产生泡沫。在室内温度25℃的情况下,复方氯化钠、0.9%氯化钠、5%葡萄糖在不同的输液时间中稳定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0.9%氯化钠的稳定性最强。结论为了确保盐酸头孢甲肟的稳定性,提升溶液的溶解速度及澄清度,需要将其与注射用水相溶解,在加入到输液中,提升盐酸头孢甲肟的溶解性,为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医护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药品。

  • 标签: 盐酸头孢甲肟 静脉配置方案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作为药用辅料的甜菊素进行质量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对进一步规范厂家药用辅料甜菊素的生产、认证、检查提出意见及建议。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及《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从结构确证、稳定性实验、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甜菊素的光谱图、色谱图均与对照品一致,长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甜菊素质量稳定,甜菊素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药用辅料甜菊素的质量标准要求。结论研究的甜菊素结构明确,质量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中国药典》(2015版)药用辅料甜菊素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药用辅料 甜菊素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标准化交接流程在神经科的实践效果,拟找出更好的床旁交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交班流程;以2017年7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100例为实验组。以床旁标准化交接流程交班。将实施前后交班问题发生率、护士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问题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满意率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p<0.01)。结论床旁标准化交接流程交班,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法。

  • 标签: 床旁标准化交接流程 设计 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诊断标准.方法:10例脊髓创伤后2~11年的发生脊髓空洞症病例,平均年龄41岁.临床资料和MRI资料齐全.用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法记录临床表现,MRI重点观察脊髓及其空洞的形态和信号特征.结果:10例创伤后脊髓空洞症患者累及脊髓颈段2例,脑干与脊髓颈段交界4例,脑干2例,圆锥2例,空洞始于脊髓受压明显处,延及长度2到13个脊髓节段不等,空洞均位于脊髓中央;T1加权像上6例表现为串珠样边缘,其内呈脑脊液样低信号;T2加权像上空洞段脊髓增粗或萎缩,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空洞周边脊髓呈片状高信号.结论:MRI能反映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可能机制,其影像学变化特征可列入诊断标准.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形成与脊髓持续受压有一定关系,而与临床症状关系不大.

  • 标签: 脊髓创伤 脊髓空洞症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诊断标准 形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外科护理推行护理评估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我院开始于外科护理中引入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实施前(2016年1月-12月)、实施后(2017年1月-12)患者的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在护理水平、护理安全、健康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几项的满意度上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引入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可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各方面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标准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8月收容诊治的1280在消化内镜室中进行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同一检查类别的患者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对照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同样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中有320名患者为肠镜检查,320名患者为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工具合格率以及检查合格率,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其肠镜和胃镜的内腔检查合格率都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并且观察组肠镜内腔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肠镜水槽、胃镜水槽以及消毒液的合格率也要比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高。实行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是85.1%。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实行标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检查工具的合格率以及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并且标准化护理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医学领域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期间我院颅脑外伤6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12.15±1.53)分、NIHSS评分(7.84±1.62)分、COS评分(5.76±0.11)分、术后愈合时间(3.16±1.78)周、病死率(0.00%)、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颅脑外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分别从护理效果、急救及院内反应时间等方面比较了对比组的常规程序护理和探究组的标准化程序护理。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心衰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死亡发生,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心衰患者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tandardLargeTraumaCraniotomy)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省重点医院脑科室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7例,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9)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法常规骨瓣开颅术;研究组治疗方法标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脑积液1例、外伤性癫痫4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对照组脑积液5例、外伤性癫痫8例、外伤性脑梗死4例,闹切口疝2例,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未发生闹切口疝病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不仅不良反应少,还可有效地降压,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老年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老年外科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采取“身份-现状-背景-建议”(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得分差异、医护人员对交接班认可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护理工作质量总得分提升至(96.14±4.93)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医生对护士交接班认可度上升至(18.45±1.44)分(p<0.05),护士对护士交接班认可度上升至(18.39±1.76)分(p<0.05)。结论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改善老年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医护人员对此模式交接班质量的认可度高,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护理质量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测定,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与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进行诊断,诊断出神经失用的者预后效果明显比轴索断裂者好(P<0.05)其阳性预测值是78.70%(80/108);阴性预测值是91.67%(99/108)。结论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是一种简便的检查指标。

  • 标签: 肌电图 急性周围性面瘫 标准化治疗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肥胖患者9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标准化干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的手术体验效果好,临床护理价值高。

  • 标签: 肥胖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对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身心健康就必须要重视起用水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卫生检测进行讨论,特别是针对总大肠菌群的两种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民众在未来更加安全、放心的用水。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方法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