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62例顽固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头痛中药方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头痛症状与体征评分分布均衡(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后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头痛次数以及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年复发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所用自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顽固性头痛 自拟中药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养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如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80%,且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但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疾病可考虑将自养胃汤加减方作为首选方式进行选择,其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自拟养胃汤加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抗癌汤辅助治疗老年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晚期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抗癌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自抗癌汤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胃癌,晚期 自拟抗癌汤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出现妊娠多疹后,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49例,与观察2组49例,我院产检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针对皮肤病类型给予针对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以及胎儿生产后,胎儿的结局。结果观察1组孕妇的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1组孕妇产下新生儿后,新生儿出现窘迫、胎死宫内、窒息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患上妊娠多疹后,一般不会累及孕妇及胎儿,本研究结果也未表明孕妇及新生儿各项结果与妊娠多疹有关。

  • 标签: 妊娠 多形疹 早产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胸痹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胸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耗氧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胸痹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并可以有效改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自拟胸痹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蒲金消炎方对急性咽炎属风热症者治疗作用。方法纳入2012年6月-2017年5月120例急性咽炎属风热症者,试验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观察临床研究设计。对照组采用利咽解毒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自蒲金消炎方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咽炎属风热症治疗总有效率;咳嗽、咽部疼痛、咽部黏膜充血等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总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咽炎属风热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咽部疼痛、咽部黏膜充血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总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自蒲金消炎方对急性咽炎属风热症者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白细胞总数,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蒲金消炎方 急性咽炎属风热症者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自专科协定方固本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组方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专方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专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理想,组方方式较为可行,可以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中医专方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附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针刺结合自解毒散结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68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行自解毒散结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总疗效大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结论将针刺结合自解毒散结汤应用在急性附睾炎患者中可行性高,可提升疗效,使患者尽快痊愈。

  • 标签: 解毒散结汤 急性附睾炎 针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邹先智运用痰瘀治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证属痰湿中阻、痰郁化火、瘀血阻窍及痰瘀阻窍者各65例,260例(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治疗,分别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及通窍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随机选择同期接受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眩晕者65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分析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痰湿中阻组、痰郁化火组、痰血阻窍组及痰瘀阻窍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证型亚组间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31%(6/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7%(6/59)。结论邹先智运用痰瘀治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邹先智 痰瘀共治法 眩晕 中医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资料,筛选符合要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进行研究,对促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促甲状腺激素与肾小球滤过率为显著负相关(P<0.001);通过广义相加线性模型分析,发现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先增后减,促甲状腺激素值为2.0uIU/L时血清尿酸水平最低。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尿酸为U曲线关系。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高尿酸血症 血清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放疗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放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随访1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随访生存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3.57%(15/28),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三维适放疗可提高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对临床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7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鉴别。结果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比较分析,进行临床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70.42﹪,而采用B超诊断检查的观察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5.77﹪。结论在进行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过程中,B超诊断检查准确率更高一些,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急性阑尾炎病情诊断中,要注重B超诊断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 临床拟诊 急性阑尾炎患者 诊断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乙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甲组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对患者症状积分、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带下积分、性交痛积分、阴痒积分、外阴灼痛积分都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复发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中药内服+中药外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且降低复发的风险。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中药内服 中药外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颌第二磨牙C根管系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处口腔科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患者(100颗患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下颌第二恒磨牙,根尖孔发育完全。观察98例患者C根管系统X线诊断、显微镜诊断情况,以及根管预备、充填效果。结果98例患者通过根管治疗,手术前X线片主要影像显示锥形融合根,根中30%存在条索状X线低密度区。根管显微镜下,98例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口,主要表现为C1、C2、C3。结论C根管的形态比较多变,合理分类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应联合X线、显微镜诊断,以此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参照。

  • 标签: C形根管 下颌第二磨牙 临床诊断 观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抑郁症患者实施情护理,分析对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入组58例我院抑郁症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数字表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情护理,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获得了明显改善,改善程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抑郁症患者实施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

  • 标签: 抑郁症 共情护理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6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自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及单纯牵引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0%,对照组有效率为79.07%,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2.1±1.4)分降低明显,Roland(7.2±4.3)分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自中药方熏洗联合牵引,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中药熏洗 牵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适置管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情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SDS评分62.4±2.6分,情绪功能评分71.2±1.7分,认知功能评分74.3±1.2分,社会功能评分70.3±1.5分,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SDS评分67.7±2.2分,情绪功能评分79.8±1.3分,认知功能评分85.2±1.5分,社会功能评分77.4±1.7分,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下段横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患者,将其按照奇偶顺序进行排序,4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子宫下段横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4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下段横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