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手术器械管理中使用细节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对比。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的80台手术作为论述的对象,分别将80台分成两组进行腔器械管理,对照1组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对照2组使用细节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器械的出错率以及管理质量。结果从两组患者的对比上能够看出,观察2组的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要显著优于观察1组,质量评分也有显著的差异,两组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管理应用到手术器械管理中,能够提高器械的使用完好率,还能降低使用出错率,对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真空超声波清洗技术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效果评价,为器械消毒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方法在2015年5月~2018年1月,选择我市某院手术使用的260件经过处理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真空超声波清洗技术来进行消毒、杀菌,B组采用人工冲洗+超声清洗技术。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与B组两组器械的灵敏度、目测合格情况良好率、杀菌有效时间以及平均菌落计数等指标。结果A组灵敏度为98.5%,B组的灵敏度为84.6%,A组的灵敏度远远高于B组(P<0.05);A组目测合格情况良好率为95.88%,B组目测合格情况良好率为62.11%,A组的目测合格情况良好率远远高于B组(P<0.05);A组杀菌有效时间为(101.3±11.7)d,B组杀菌有效时间为(2.2±0.4)d,A组杀菌有效时间远远高于B组(P<0.05);A组平均菌落计数为(52.6±8.5)个,B组平均菌落计数为(112.6±17.3)个,A组平均菌落计数远远低于B组(P<0.05)。结论真空超声波清洗技术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效果评价比较理想。

  • 标签: 真空超声波 清洗技术 手术室 腔镜器械 消毒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 妇科手术手术护理配合路径的临床价值及影响 。 方法 : 将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妇科病患者共 94 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手术护理研究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手术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 4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经手术护理后其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 P<0.05。 结论 : 妇科手术治疗中手术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差错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失血损伤,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促使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手术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果手术需要较快的周转速度,对器械的灭菌、清洗、消毒以及运输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器械具有精细、易损、结构复杂以及材质特殊的特点。本文将结合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集中管理,找出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腔镜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腔手术的11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对手术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腔手术的11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治疗期间对手术器械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手术时医师总满意率。结果实施器械手供一体化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2.74±10.28)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83±11.08)min。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刀医师和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85%;对照组主刀医师的总满意度为86.44%%。实验组患者的主刀医师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腔手术中应用手术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可以显著减短手术时间,提高医师的手术效率,提高患者和医师的总满意度。

  • 标签: 腔镜手术 器械 手供一体化管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供应器械清洗消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3到2018-3月消毒供应清洗的器械供400件。参照组对器械进行常规一体化模式清洗消毒。观察组对器械进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清洗消毒。结果两组器械处理合格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损害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供应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清洗,有效的提高了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的合格率。不仅促进了供应工作质量的提高,还可以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减少器械的损害。科室及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供应室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实施手术专业护理分组观察其对于肾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我院进行腔切除术的 8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肾切除术结束后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手术专业护理干预,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术后恢复情况的角度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 (P< 0.05),从感染发生率的水平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具有更低的感染发生率( P< 0.05)。结论 对肾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手术专业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创伤恢复,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满意度,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了贡献。

  • 标签: 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 腔镜肾切除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方法针对消毒供应以往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管理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控制管理清洗、灭菌、分类、包装、发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结果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实施后,在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表格记录质量以及发放质量等合格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容易受到消毒供应管理工作的影响,提高消毒供应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提升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 器械清洗包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细节护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手术治疗患者88例,随机抽取后分成两组予以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该基础上,实施手术细节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仪器设备、护士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以及消毒隔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手术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性,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在腹腔胆囊术中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56例腹腔胆囊术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与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与术后不良反应等数据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致、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腹腔镜胆囊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设定为对照组,2015年实施质量管理后的工作设定为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在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设有质量控制检查人员(简称质控人员),负责对器械清洗流程、清洗质量、器械功能、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使器械返洗率≤1%,包装质量合格率为100%。结果消毒供应实施质量管理后,手术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和包装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2014年的清洗质量评分和包装质量总分数要小于2015年的(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使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清洗 清洗包装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手术病例120例。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用细节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1)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8±3.46,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2.45±3.6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7%;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1.67%,实验组术后感染率为3.33%;差异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效果和护理安全方面优于传统手术护理方法,值的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调查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与无痛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12.34±4.21)mmHg、舒张压为(74.85±4.36)mmHg、心率为(72.51±3.20)次/min,均优于对比组,P<0.05;调查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可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有利于改善护理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无痛护理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护理管理对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状况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是在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这段期间对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内的空气情况、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处理之后手术内的空气、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较护理之前均有显著性提高,菌落数分别下降了37.00%、 31.84%和 67.48%, P< 0.05。 结论:手术护理管理对手术医院感染控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外科是医疗行业中最具有“高风险、高科技”特征的专业。手术作为外科手术的特殊场所,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加强手术的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体会如下。

  • 标签: 手术室/组织和管理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抽签法把100例手术急诊病人分成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病人都为50例,研究组1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2应用循证手术护理,比较两种手术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2都比研究组1短,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并发症出现率是24.0%,研究组2的并发症出现率是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护理满意度是86.0%,研究组2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荐。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急诊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对复用管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2015建立管理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培训与考核工作,于40℃采用1270碱性清洗液浸泡5min作为预处理,注意复用管器械清洗和监测。结果棉签擦拭法和ATP采样检测相同清洗方法的管器械合格率均在97%以上,其中ATP采样检测比棉签擦拭法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碱性清洗液浸泡清洗复用管器械,能够更好地保持管器械表面及内壁光亮、洁净,并有效保证复用管器械的清洁度、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提供良好、安全的基础,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复用管腔器械 清洗 护理
  • 简介:摘要传统泌尿外科手术在落实中通常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不但会导致老年患者群体恢复时间较长,更会造成自身情绪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后续医疗工作的细致开展。所以,针对现有老年腹腔泌尿外科手术应当采取全面的手术护理条件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工作落实在方法层面具备全面统筹的条件。本文基于手术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展开分析,确定实验因素和护理展开细节同时,期望为后续手术护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老年腹腔泌尿外科手术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腹腔联合胆道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护理对策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2018年间收治的行微创腹腔联合胆道切开取石术患者中随机性抽出病例数80例,将这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护理),一组40例。对比2组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值<0.05。结论手术护理在微创腹腔联合胆道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微创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通过奇偶法将80例手术患者分配到两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1±0.91分(观察组)、3.82±0.87分(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观察组)、27.5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痛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