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口腔正畸中常常使用支抗来抵消矫正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支抗在口腔正畸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抗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了牙颌矫正的最终效果。从以往的治疗经验来看,若是使用强支抗对矫正治疗的影响相当明显,甚至会导致发生后牙前移的情况。因此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提出之际就得到了临床治疗的高度重视,并在口腔正畸用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氏针、微型钢板置入治疗掌指骨骨折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将患者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骨痂形成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掌指骨骨折患者接受微型钢板置入治疗更具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术后继发感染的情况少,关节功能明显恢复。

  • 标签: 克氏针 微型钢板置入 掌指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Acutrak2螺钉治疗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07月-2017年12月期间采用微型Acutrak2螺钉治疗掌骨骨折共9例,采用TAFS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病例最后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感染等病例出现,骨折愈合时间4-12周,平均6周;TAFS功能评分优良率100%。结论微型Acutrak2螺钉治疗长螺旋形及长斜形掌骨骨折,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掌骨骨折 微型Acutrak2螺钉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微型钢板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87例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治疗组给予微型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予微型钢板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均可治疗髌骨骨折,但对比显示微型钢板治疗效果更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型钢板 张力带内固定 髌骨骨折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接受的222例口腔正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直丝弓和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矫正治疗,观察两组头影测量指标、咬合、咀嚼功能、牙龈情况和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头影测量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咬合、咀嚼功能、牙龈情况和不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能够使咬合、咀嚼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减少不良反应和牙龈情况,可作为口腔正畸治疗的优先选择方案。

  • 标签: 支抗 微型种植体 应用效果 口腔正畸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针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进行观产。方法将4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留尿量及自主排尿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艾灸是一种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且与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比较效果更显著。

  • 标签: 艾灸仪 灸法 尿潴留 结肠直肠手术 肛肠科手术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与口腔医院合作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中抽选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9例,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67例,接受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中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用种植体支抗钉关闭前牙间隙中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t=8.3428,P=0.000;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等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9.9509、18.0423,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够有效保证正畸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分析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样本120份,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各60份。对照组样本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研究组实施严格质量控制管理,对两组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合格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蛋白质、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不合格率为6.67、,合格率为93.33、;对照组不合格率为31.67、,合格率为68.33、,两组检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在蛋白质、白细胞与红细胞检测上具有较好效果,但不得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因此,这就要求对异常标本的进一步检查,通过质量管理措施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临床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8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均有40例,采取Nance弓治疗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两种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的磨牙移位、凸距差等、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χ2=5.1282,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比非种植体支抗优秀,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磨牙移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60例),2016年06月至2017年04月是收治时间,本研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非种植体强支抗干预,实验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并对比其应用效果、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经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为(4.41±1.74)mm,磨牙移位为(6.01±0.75)mm,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显著,且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 预后情况 磨牙移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对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共62例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结果62例患者中,TAM评分优39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6.77%。62例患者中,发生延长指骨成角1例,掌指关节缩小5例,骨不连2例,总发生率为12.90%。结论对手外伤掌指骨缺损患者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临床价值高,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提高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 手外伤后 掌指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两组参照组(克氏针)和微型组(微型钢板),各43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微型组的手术情况及指关节活动均比参照组优秀(P<0.05)。结论手部掌指骨骨折治疗,给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改善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手部掌指骨骨折 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心电监护的住院病人进行对比治疗,探讨多功能心电监护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对病人实行24h常规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方法,之后针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实施心电监护的40例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并引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实验组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故障率,操作考核合格率、配件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规范使用及管理心电监护可以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确保病人使用安全。

  • 标签: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规范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生化检验中血清标本溶血对其测定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模拟的50份自然溶血样品,对两组血清样品进行常规生化检验与诱导溶血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正常血液样本的Hb(0.27±0.01)g/L、LDH(126.79±4.50)U/L、GLU(4.22±0.47)mol/L、TBIL(8.91±4.53)mol/L、AST(29.01±2.27)U/L与ALT(23.10±2.11)U/L水平,均低于模拟溶血样本Hb(1.57±0.24)g/L、LDH(218.03±6.80)U/L、GLU(5.01±0.41)mol/L、TBIL(10.90±5.00)mol/L、AST(53.85±2.79)U/L与ALT(57.90±3.1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生化检测过程中血清标本溶液对其存在明显的干扰,对血糖自动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溶血标本的发生。

  • 标签: 自动生化仪 血清标本 生化检验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型在血性检测中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应用全自动血型,本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检测了1276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样本。结果在12763例样本中,仪器无法判断结构的样本有85例,其中自身对照阳性样本和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样本分别有50例和35例。结论对于血性检测来说,全自动血型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都比较高。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血型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传统组和微支抗组,两组各包括32例患者,传统组按照传统正畸支抗进行治疗,微支抗组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支抗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磨牙位移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微支抗组评分超过75分的有30例,正畸成功率为93.75%,传统组正畸成功率为81.25%(26/32),微支抗组明显高于传统组,且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正畸方法所应用的支抗,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体积小,舒适度高,提供稳定支抗力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传统正畸支抗 正畸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屈伸范围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80例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40例,传统石膏固定)和微型组(40例,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比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微型组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分布及优良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利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屈伸范围,增强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 手部骨折 屈伸范围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患者9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手术费用比对照组低。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分析对急慢性白血病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5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设为慢性白血病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设为急性白血病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血液分析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慢性白血病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29.1±6.3)g/L、(106.4±0.4)×109/L、(186.5±4.2)mg/L;急性白血病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RP水平分别为(35.6±6.3)g/L、(90.1±0.5)×109/L、(113.6±5.1)mg/L;参照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RP水平分别为(121.5±22.6)g/L、(10.5±1.4)×109/L、(40.8±3.4)mg/L。参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白血病组、急性白血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白细胞计数、CRP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白血病组、急性白血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白血病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RP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经血液分析可确诊,且该检测方式可反复检测,操作便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急慢性白血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与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人员。8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60例贫血患者中包括2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地中海贫血组)、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组)、1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四组研究人员的临床指标。结果三组贫血患者的RBC值和Hb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受检者,(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RBC值和Hb值均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MCV值和MCH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受检者(P<0.05);但缺铁性贫血组患者RDW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受检者(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MCV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受检者(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Hb与RBC水平利用血液检验急性诊断具有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贫血类型判断依据则为MCHC、MCV与MCH值变化情况。

  • 标签: 血液检验仪 贫血 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