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婴幼儿游泳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筛查的638例婴幼儿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幼儿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游泳护理,对比两组婴幼儿24h内睡眠、大小便、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婴幼儿在24h内睡眠时间达14-17h内,喂养次数在8-10次之间,大便次数4-5次以及小便次数8-10次者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护理能够促使婴幼儿身心状态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标签: 婴幼儿游泳 护理干预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更好地为临床幼儿肺炎的诊断提供依据参照,本文选取我院2016-2017年度收治的1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首先开展常规检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并开展相应的冷凝集试验和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共检测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44例,占比为37.9%,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4例,占比为29.3%,支气管肺炎患儿22例,占比19.0%,支气管哮喘患儿16例,占比为13.8%;此外有部分患儿同时患有其他病菌性感染。这表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结合其他一些辅助检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对于后续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检验分析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儿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儿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儿和2~3岁婴幼儿。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微信平台在婴幼儿腹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微信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形式。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腹泻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微信平台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缺陷,有效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微信 婴幼儿腹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对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于整体提高人们的免疫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本社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各80例婴幼儿。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婴幼儿进行社区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婴幼儿的整体计划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这表明,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综合护理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疾病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粪便标本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的标本为149例,总的阳性率为29.80%,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9.62%,女性患儿阳性率30.00%,男女感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达到了32.50%,与另外两个年龄段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感染率为37.19%,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男、女感染发生率基本一致,0.5-2岁的婴幼儿感染概率比较高,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A群轮状病毒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荨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麻疹 麻疹抗体 强化免疫活动 婴幼儿 重型麻疹
  • 简介:摘要百日咳杆菌造成的百日咳病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婴幼儿疾病,病菌传染性较强,临床上有痉挛性咳嗽以及屏气阵发性窒息的表现,通常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始种月龄为婴儿满3个月后,疫苗的注射使得婴幼儿感染百日咳杆菌的概率降低,百日咳患病率也日益降低,但是3月内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由于医生对于病情病症认识不全面导致误诊情况时有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百日咳 误诊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婴幼儿先天性斜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高频超声确诊为先天性斜颈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已行超声检查6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其中左侧40例(70%,48/68),右侧18例(30%,20/68)。68例患儿中有50例超声检查探及肿块,其中单发肿块40例(80%,40/50),多发肿块8例(20%,8/50)。有2例临床上出现斜颈症状,可行超声检查肿物探及无明显异常。正常婴幼儿的胸锁乳突肌超声图像表现特点横切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线状强回声在中间可见,而先天性斜颈患儿超声图像表现特点患侧胸锁乳突肌中部、下部均有增厚,肌纤维增粗,团状回声增强,当存在增强的团状回声时,其肌纤维排列紊乱、中断,与正常胸锁乳突肌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及特有的特征性。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先天性斜颈最为简便且无创、精准的方法,作为目前诊断婴幼儿先天性斜颈首选。

  • 标签: 高频超声 先天性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中联合运用药浴与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那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药浴联合推拿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呕吐和腹泻消失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婴幼儿腹泻患儿药浴与小儿推拿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药浴 小儿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生长发育门诊接受监测的80例6个月以下的健康婴幼儿,设为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另选取8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照组未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分析评估两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与智力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高及体重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语言分、大动作分、精细动作分、个人社交分、社会适应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采取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有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提高婴幼儿智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值得向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体格智力 全方位生长发育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用丁桂儿脐贴在临床中对婴幼儿静滴阿奇霉素时导致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在2015年5月~2018年4月时段到我院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110例婴幼儿(均无肠胃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55),观察组(n=55)。对照组行静滴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静滴阿奇霉素之前的30min行丁桂儿脐贴治疗。将两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时候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观察组静滴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即时发生情况以及延时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之前,使用丁桂儿脐贴进行治疗能够帮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减轻对肠胃所造成的刺激,进而减轻对其带来的痛苦感,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丁桂儿脐贴 阿奇霉素 肠鸣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3(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8.00%)。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