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克隆精子表面蛋白P34H基因的编码区,为进一步体外表达P34H蛋白做难备。方法提取人附睾体部总R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反转录PCR获得编码P34H蛋白的基因片段。应用T/A克隆策略,将扩增的P34H基因编码区克隆入T载体,并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同时,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反转录PCR半定量分析,比较P34H在附睾头部、体部和尾部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小。结果成功地克隆了P34H基因。将P34H的cDNA序列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AF515625。反转录PCR半定量分析表明P34H主要在附睾体部表达。结论克隆的P34H基因可用于构建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表达P34H重组蛋白进行有关P34H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人精子表面蛋白 P34H 基因克隆 睾丸 附睾 反转录PCR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准确地定是检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HBV-DVA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组合所产生的实时检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9例HBV的HBsAg、HBeAg、HBcAg、HBcAb都阳性标本,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0×10^8/ml;16例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62.5%(10例),平均拷贝数为5.2×10^5/ml,而常规PCR只有33%的阳性率;7例HBsAb、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14.3%(1例),平均拷贝数为4.7×10^3ml。结论: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物假阳性污染,可以真实反映HBV的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病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DNA HBV 假阳性污染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 标签: 产妇 血浆 乳汁 HBVDNA 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 标签: 钙调素 ELISA 定量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包被液 抗原包被浓度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临床标本中的TTVD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设计针对TTV基因保守序列非转录区(UTR)的一对引物和一条荧光基团双标记探针。将PCR扩增所得的产物片段与PUCm—T载体连接并进行克隆,提取重组质粒以极限稀释法进行定量,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通过对重组质粒的测序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通过与套式PCR—ELISA方法阳性检出率的比较,显示本方法学的高灵敏度。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36例丙肝患者及123例不同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乙肝患者,1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TVDNA的定量检测,评估TTVDNA在不同人群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此外还观察了乙肝患者不同血清ALT水平组别TTV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本方法检测TTV—DNA的灵敏度高于基于ORFl的普通套式PCR—ELISA方法,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通过重组质粒标本梯度稀释检测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7拷贝/ml;批间CV为13.2—16.0%,批内CV为6.5.0—11.3%。健康体检者、丙肝患者、乙肝患者三组人群的血清TTVDNA定量结果分别为10^4.11±0.97、10^3.91±1.07、10^3.89±0.99拷贝/ml;三组人群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且乙肝患者(TTVDNA+)血清ALT水平与TTVDNA载量无相关显著性(P>0.1);乙肝患者血清ALT异常与正常两组TTVDNA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显著性(P>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数据化,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临床标本的TTV—DNA定量检测。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检测 TTV 方法学 临床应用 实验室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的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的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的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分析。方法:用PrimerExpressv2.0软件,根据GenBank提供的序列,在人IL-2RαmRNA的第2和第3外显子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提取总RNA,加入已优化的一步法FQ—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并与pUCm—T载体连接。制备好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经测序分析确定为特异性片段后,用T7RNA聚合酶转录为cRNA,作为FQ—RT—PCR系列浓度标准品。评价FQ—RT—PCR检测IL-2RαmRNA的特异性、线性、精密度和探针稳定性等。定量测定HLA—B27阳性活动组与阴性非活动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Rα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探讨与炎症活动的相互关系。结果:成功构建了cRNA标准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7~107cells/ml,其批内CV8.4%,批间CV9.6%;扩增产物克隆的双向测序结果经BLAST比较、分析,证实为IL-2RαmRNA特异性片段。对各30例HLA—B27阳性与阴性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测定表明:与正常人对照组结果比较,HLA—B27阳性组与HLA—B27阴性组IL-2RαmRNA和sIL-2R都有明显增加(P<0.01)。IL-2RαmRNA对炎症活动评价的灵敏度为96.7%。结论:FQ—RT—PCR具有灵敏、特异、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IL-2RαmRNA与sIL-2R比较更能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为免疫药物的疗效评价和药物筛选提供基因表达水平上的信息。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IL-2RΑ 强直性脊柱炎 TaqMan mRNA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猝死是心律失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本文报道的16例均于夜间睡眠中突然死亡.现就16例猝死的尸解及猝死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如下.

  • 标签: 心脏猝死 诊断 发病特征
  • 简介:腹部闭合伤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复杂而又需紧急处理的疾病,近年来各种意外致伤事故呈上升趋势,且伤势严重,常合并多脏器损伤,诊断和治疗困难.我院1996-01~2000-10收治腹部闭合伤37例,均予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腹部损伤 诊断
  • 简介:本文就误诊的36例二期梅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从1998-01~2001-10诊治了在外院误诊为手足疣、玫瑰糠疹、副银屑病、银屑病、脓疱疮、环形红斑、扁平苔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6例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8岁,病程1周~3个月.头面额部脓疱及全身丘疹1例,腰部及外阴环形红斑1例,外阴生殖器及肛门红褐色荤样斑块3例,躯干及四肢银屑病样皮疹5例,全身副银屑病样皮疹3例,掌跖部暗红色鳞屑斑6例,掌跖红斑伴躯干玫瑰疹8例,躯干斑丘疹4例,生殖器溃疡5例.

  • 标签: 早期梅毒 误诊 血清学检查
  • 简介:我院1999~2002年收治儿童尿路结石25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尿路结石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工伤和交通事故导致外伤截肢的病例逐年增高。这类患者伤情复杂,伤势严重。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问题特别多。我们对90例患者的状况进行护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90例,其中男72例,女18例。年龄4~82岁,平均年龄37岁。上肢截肢31例,下肢截肢59例。其中高位截肢22例,车祸致伤截肢32例,工伤致伤截肢43例,自伤9例,其他6例。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大多为身体突然受伤,毫无心理准备,多数伤后肢体损伤严重,疼痛和失血性休克使他们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医护人员应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使患者感到真诚的关怀与信任。对神志清楚者应讲明手术目的及手术对解除痛苦保全生命的必要性,讲明患肢功能丧失的补偿方法及可能的最终结果。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2.2术前准备①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监测生命体征,为抢救、治疗和手术提供可靠资料;②立即控制伤肢出血,可用止血带或无菌敷料包扎压迫止血。对已离断肢体进行冷藏、消毒保存。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输氧输血抗休克治疗,为尽快手术赢得时间。

  • 标签: 治疗失误 四肢损伤 血管损伤 护理 外伤截肢
  • 简介:吸毒在我国有逐年增多趋势,海洛因是目前流行的主要毒品。急性海洛因中毒尤其是重度中毒死亡率高。我科1998-01~1999-12共收治急性海洛因中毒50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2例。年龄18~35岁,平均26岁。均为静脉注射。吸毒时间1~12a,其中有6例反复中毒2~4次。职业:无业游民、个体。本组均呈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口唇、甲床紫绀、四肢湿冷,四肢静脉可见多处注射疤痕。47例针尖瞳孔,呼吸高度抑制,其中6例呼吸停止,余者呼吸极弱5~9次/min,急性肺水肿5例,3例心跳停止,血压下降者42例,高血压者3例。瞳孔散大3例,1例心跳呼吸停止,2例呼吸浅促,其中1例伴有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方法:①面罩吸氧,呼吸、心跳均停止者行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呼吸机人工呼吸等复苏术。②静脉注射纳络酮:首剂0.4~0.8mg,然后根据患者昏迷程度、呼吸抑制情况及给药后的反应,可间隔5~10min重复给予同剂量,直到呼吸及意识恢复。同时使用呼吸兴奋剂。低血压者使用升压药。③综合性治疗:哮喘者使用地塞米松和氨茶碱。急性肺水肿者可立即用速尿、西地兰。抗休克、防治脑水肿、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本组病例41例在0.5h内神志转清,紫绀消失,呼吸改善,血压恢复正常,自动离院。5例急性肺水肿者平均10h左右症状消失,3例呼吸、心跳停止,1例哮喘持续状态者死亡。

  • 标签: 海洛因中毒 治疗 死亡率 诊断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较易误诊.近来我们手术治疗50例中误诊15例,其误诊率达35%.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40~70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11例,其中超过0.5a4例.本组中有脓血便21例,大便变形5例,腹泻4例,腹痛腹泻8例.本组中误诊疾病有慢性菌痢5例,胃肠炎3例,痔疮5例,肠粘连2例.误诊后的5a生存率很低,死亡率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诊断 误诊
  • 简介:躯体化抑郁又称隐匿性抑郁(HSD),是以躯体症状为唯一主诉而缺少经典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误诊.现将笔者在内科门诊中确诊的HSD6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化抑郁 误诊 精神障碍
  • 简介:氟乙酰胺是一种淘汰的剧毒灭鼠药,但在农村仍有应用,我院由19965年至今,已收治5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现介绍中下。

  • 标签: 氟乙酰胺中毒 诊断 治疗
  • 简介:低血糖症是多种病因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而使脑组织能量缺乏及机体代偿性调节反应所致症状群,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易漏诊.及时识别并纠正低血糖可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2002年收治的64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低血糖症 临床分析 治疗 转归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