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我科自2002年开始使用带隐形卡环铸造支架修复体,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2-06~2005-06我们修复患者21例,应用隐形卡环27件,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前牙应用21件,双尖牙6件.

  • 标签: 牙科卡环 义齿 局部 固定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幽门螺杆菌运送(传统运送和改良运送)运送标本的检出率。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幽门螺杆菌运送运送的胃黏膜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比较两者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改良的运送运送的标本的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4.44%,经普通运送运送的阳性率为22.67%,对两者进行X_2检验得:X_2=4.083得P<0.05,两者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运送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培养的阳性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运送基 尿素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瓷台以及钛台各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中,随机挑选患者74例(种植体植入80枚),将其随机分为使用个性化钛台联合全瓷冠修复的对照组(35例,40枚)与使用个性化全瓷台联合全瓷冠修复的观察组(39例,40枚),种植修复完成1年后进行复检,观察牙冠外形损坏程度、种植体松动程度、牙龈出血指数,同时对美学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牙冠无损坏,外形良好,所有种植体无松动。两组菌斑指数与牙龈出血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个性钛台联合全瓷牙冠修复相比,个性全瓷台联合全瓷牙冠修复效果更优,患者满意度更高,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钛基台 全瓷基台 全瓷冠修复 前牙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微生物检验中培养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选取100例疑似肺结核病人资料施行分析,对于病人开展痰液采集,如果病人由于各类因素无法主动咳出痰液,需要通过吸痰等辅助措施帮助采集,针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采取罗氏培养法开展微生物检验,研究组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开展检验之前施行培养基质量检查方案,对照组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在培养灭菌结束之后直接开展微生物检验,不接受相关培养基质量检查方案,由同一名工作人员对100例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加以检测,全部在样本采集之后2小时之内开展微生物检测,所有过程保持无菌操作原则。结果研究组疑似肺结核病人接受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例数40例,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正确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疑似肺结核病人对于微生物检验结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微生物检验开展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疾病检出几率,进而提高病人疾病的确诊率和确诊速度,使病人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促进病人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质量控制 疾病检出率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弧菌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与常规弧菌培养上的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方法: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与常规弧菌培养分离弧菌。结果:弧菌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上与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一蔗糖琼脂培养(TCBS)及双洗平板上所获的菌落数显示有较好的相似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χ^2检验),但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的灵敏度(95.6%)和特异度(94.3%)较高。结论: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用于临床对弧菌的分离培养既迅速,又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科玛嘉弧茵显色培养基 弧菌 分离培养 菌落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由清除剂对小儿肺炎患者症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自由清除剂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95%(47/98),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但不应用自由清除剂治疗;观察组占52.05%(51/9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由清除剂治疗,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咳嗽、湿啰音缓解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以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肝蛋白(SOD)作为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咳嗽、湿啰音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NO、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由清除剂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患儿的血清学指标,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小儿肺炎 自由基清除剂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培养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培养的购置、储存、制备、性能测试、使用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重视开展微生物培养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成效。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人在显色培养检测沙门氏菌方面一些初步认识与体会;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本人在检验实践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沙门氏菌显色培养种类、应用比对研究现状、注意事项等;结论沙门氏菌是影响食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标准检测方法、显色培养法、免疫学法等。本文主要对显色培养检测沙门氏菌的认识与体会,进行以下概述。

  • 标签: 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 认识与体会
  • 简介:目前宫颈液细胞学及宫颈、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TBS)已经在国内较大医院开展,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当前专业技术的发展,因此将这一内容应用到大学临床检验专业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去。通过两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 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义齿对口腔修复中牙出血指数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病修复患者(2013年05月01日到2016年4月30日期间),将其依据进行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治疗),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牙出血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采用活动义齿治疗牙周病修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的出血情况,值得研究。

  • 标签: 义齿 口腔修复 基牙出血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置阴道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于减轻宫颈癌放疗患者阴道狭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宫颈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置阴道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和对照组(放置阴道),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狭窄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阴道狭窄恢复良好率(97.30%>81.08%)及其对于恢复效果的满意度(91.89%>75.68%)、自我管理效能(89.75±4.22)分>(79.16±5.25)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2.70%<13.51%)、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39.24±2.46)分<(50.18±3.04)分以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7.49±2.37)分<(48.82±3.55)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放置阴道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是减轻宫颈癌放疗患者阴道狭窄的有效干预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模 盆底肌肉锻炼 宫颈癌 放疗 阴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液细胞学检查(LPT)与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体检科行宫颈癌筛查的735例妇女分别行LPT与阴道镜检测,同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共39例(5.3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LPT检出符合率为82.05%(32/39);阴道镜检测检出符合率为61.54%(24/39);两种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9,P<0.05);LP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符合率为100.00%(39/39)。结论宫颈液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测均能够用于临床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但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PT 阴道镜 宫颈早期病变
  • 简介:目的应用尿液自由活性快速检测方法,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尿液自由活性测定在评价急性肺损伤病理演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VesPro公司提供的快速检测尿液总自由活性(FreeRadicalActivity,FRA)的检测试剂杯,分别对20名健康成年人及20名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10名疑似病例测定了尿液总FR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RS和疑似病例其FRA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ARS患者组与疑似病例组之间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尿液总自由活性(FRA)检测方法具有取样简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等特点,对SARS患者急性肺损伤的程度的判断及抗氧化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尿液 自由基活性 测定 抗氧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氧自由治疗对减少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该院接受癫痫治疗的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至仅进行基础癫痫治疗的基础组与基础治疗联合抗氧自由治疗的联合组各80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基础治疗组经12周持续抗癫痫治疗后患者控制癫痫发作总有效率仅为61.25%,其抗癫痫治疗效果远低于联合抗氧自由治疗的92.5%,P<0.05。而在减少癫痫样放电的疗效上,基础、联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7.5%,P<0.05。结论抗氧自由联合基础抗癫痫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应予推广。

  • 标签: 抗氧自由基 癫痫样放电 发作频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的筛查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日-2017年9月30日共计1000名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共计50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中250人使用单纯的宫颈液薄层细胞学检测,另外250人使用单纯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准度。结果宫颈液薄层细胞学检测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不同,有显著差异(P<0.05);病变级别越高,患者的阳性率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患者体内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含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例进行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的患者中,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共有105例,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共有40例;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宫颈液薄层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P<0.05)。结论宫颈液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宫颈液薄层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方式,在目前的宫颈癌诊断及筛查过程中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宫颈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液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创伤性SAH患者63例,选取所有首次颅脑CT平扫结果为阴性的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各项资料,总结分析CT阴性的原因及脑脊液液细胞学检查的价值。结果CT检查距发病时间较长是SAH患者颅脑CT平扫阴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但经液细胞学检查后6例均确诊SAH,实施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疑诊SAH而颅脑CT平扫阴性的病例,除脑脊液常规检查外还应完善液细胞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减少漏诊误诊,以利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CT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T(液薄层细胞学检测)与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癌及CIN(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27例接受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研究组(74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接受活检病理检查,对照组接受TCT检查,比对两组检查准确性。结果诊断的阳性率研究组是72.97%(54/74)高于对照组52.83%(28/53)(P<0.05);127例患者中共检出CINⅠ67例,占52.76%(67/127)。结论活检病理相比液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病变中临床诊断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活检病理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液细胞学标本在P16^INK4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993名宫颈炎患者进行液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有64例呈不良反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P16^INK4A表达,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PV表达。结果:P16^INK4A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阳性率为28.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阳性率为81.8%,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率为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INK4A及HR-HPV阳性率均相应增高。结论: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与宫颈病变分级及HPV感染高度相关,是筛查液细胞学组织标本宫颈病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 标签: P16^INK4A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