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将患者分为吸烟组(143例,男104例女39例)、非吸烟组(157例,男68例女89例)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所需天数、糖皮质激素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应用天数、肺功能改善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同样治疗方法下,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症状恢复所需天数、糖皮质激素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应用天数、肺功能改善天数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同样的治疗方案下,吸烟组的患者较非吸烟组恢复的更慢,因此对于吸烟的哮喘患者,治疗可能需要特殊的调整。吸烟降低了哮喘患者对ICS+SABA短期治疗的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吸烟引起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变化有关,哮喘患者戒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2。

  • 标签: 吸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被动吸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草损伤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损伤组小鼠使用烟草使其进行被动吸烟,待实验结束后,统一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气功能指标,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研究对各组小鼠体重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其中发现各组小鼠在研究期间内其体重均出现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对不同组小鼠的血气指标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发现PH、PaCO2、SaO2、Gl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被动吸烟会导致其体重出现下降,且血气功能也出现一定影响,对小鼠的健康有消极影响。

  • 标签: 吸烟 肺损伤 小鼠
  • 简介: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高分辨CT 肺损伤 吸烟者
  • 简介:笔者遇到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致双硫醒样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2岁。因臀部疖肿给予头孢哌酮钠2.0g(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200,批号:7020188130)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2h后开始晚餐,饮白酒100g(比平时酒量少),20min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脸色潮红,呕吐(共6次,为胃内容物及胃液)、全身出冷汗。经饮水,维生素C2.0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静脉滴注,4h后症状缓解,随访3d除自感乏力外,无其他不适。2讨论双硫醒样反应又称双硫仑样及戒酒硫样反应,主要是应用药物后饮酒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出现的中毒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在肝细胞内经乙醇脱氧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1]。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的化学结构中在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环的3位上含有N-甲基硫四氮唑侧链,与双硫醒(二乙基硫代氨甲酰)的化学结构类似,能与辅酶I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动中心,阻止乙醛氧化,使乙醛在体内积蓄而产生双硫醒样反应[2]。表现为血管扩张、面色潮红、出...

  • 标签: 头孢哌酮 饮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所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同时进行高血压分级,对其吸烟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结果吸烟状况和心血管危险分层之间呈正比例关系,无吸烟史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明显低于在吸烟和已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高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的不断增加,即便是戒烟以后这种情况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为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为确保自身健康,应该远离烟草尽早戒烟。

  • 标签: 高血压 吸烟状况 心血管 危险分层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