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106例骨关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丝钉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并比较。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18.180,P<0.05);观察组53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然少于对照组(t=11.653,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丝钉治疗效,可促使骨关节骨折快速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关节骨折 可吸收螺丝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在血象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血铅超标,在有些地区呈现群体性多发性实践,造成了大面积的中毒和死亡事件,因而人们开始重视微量元素铅与人的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火焰法和石墨法测定空气中铅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了阐述,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但石墨法测定的相对偏差较大。

  • 标签: 火焰法 石墨法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肝素钠抗凝血0.5ml,在微波消化仪器的辅助下进行消化和定容。进样应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进行,峰高定量,对标准物质和血样进行检查。结果对于预防碳在石墨管中堆积以及仪器信号受影响减弱价值显著,同时,还可以对无人血液配置标准及其正常牛血的困扰有效解决。检出的最低浓度为1.5μg/L,回收率的数值介于94.1%-102.7%区间范围内,在样品和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上,也相对满意。结论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中铅含量的测定中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因此,实际使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线在门急诊清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0日期间,在我门诊接受清创术的患者9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可吸收的缝合线进行缝合,实验组患者接受可吸收线缝合。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0.83%)。结论对接受清创术的患者使用可吸收线进行创面缝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线 清创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3月,例数为60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则实施可吸收螺钉治疗,分析2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并发症几率(6.67%)较对照组并发症几率(36.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四肢骨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12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mm(平均5.08mm),采用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内提升,植入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同期植入德国Ankylos种植体12枚,术后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2个月。结果术中无1例上颌窦黏膜破裂,术后局部伤口疼痛和头痛等2例,鼻腔出血1例,有3枚种植体在骨整合期脱落,脱落5个月后均重新种植成功,12颗种植体平均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7.36mm(5.4~11.2mm),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底形态均会有明显的骨改建,成骨效果良好。结论与开窗式上颌窦外提升相比,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创伤小,成骨快,可有效解决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牙种植问题。

  • 标签: 上颌窦底内提升 牙种植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药物多数是通过口服方式给药,药物在口服后需要经过吸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在该过程中药物能否被肠胃所吸收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临床联合用药越来越普遍,多种药物之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而会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基于此研究转运体介导的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的吸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近些年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4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儿中,优24例,占54.55%,良10例,占22.73%,可8例,占18.18%,差2例,占4.55%;优良率为77.27%(34/44)。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稳定性强,免除了再次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交叉克氏针 可吸收线张力 内固定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泼尼松+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的效果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的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良好。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醋酸泼尼松 抗结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