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隔离症患者临床应用CT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隔离症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对32例肺隔离症患者采用CT检查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观察,对比分析32例患者到我院就诊时的初步诊断及病历报告。结果经过对32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CT诊断,肺叶内型肺隔离症26例,占总例数的81.3%;肺叶外型肺隔离症6例,占总例数18.7%。实性病灶16例,占总病例数50.0%(其中肺叶内型10例,肺叶外型6例均为实性病灶);囊性病灶11例,占34.4%;囊实性病灶5例,占15.6%;32例患者中,胸主动脉供血27例,占总例数的84.3%;腹主动脉供血4例,占12.5%;腹腔干供血1例,占3.1%;病灶周围肺气肿7例,占总例数的21.9%。结论CT诊断肺隔离症具有敏感率高,图像分辨率高,能够直观显示供血血管,及周围肺组织受累情况、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采用CT增强及CTA能及时快速提供可靠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T 诊断 肺隔离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4岁女性患者多次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占位,术后病理诊断左肺下叶隔离肺(叶外型)。结论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影像学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易误诊。

  • 标签: 肺隔离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0例医院产前检查高度疑为胎儿隔离肺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30例孕妇中有16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大的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尸检发现16例中有10例为隔离肺、3例为隔离肺合并膈疝、3例为先天性Ⅲ型囊性腺瘤。其余14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小的孕妇选择继续妊娠,胎儿出生后通过MRI检查并确诊为隔离肺,其中有4例随访发现病灶逐渐缩小消失,余下10例病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未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0.0%(27/30)。结论超声诊断在胎儿隔离肺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产前发现先天畸形的重要方法,但是容易与肺部囊性腺瘤混淆,因此需要做好鉴别与区分。

  • 标签: 产前检查 隔离肺 先天畸形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敏感度作为眼视光学的重要定义,在现代社会应用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在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对比敏感程度在眼视光学应用中各有侧重,不同应用方向对于对比敏感程度应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对比敏感度在眼视光学中的应用进行类型化分析,认为通过现有的光学应用能够使眼科疾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敏感度 眼视光 定义
  • 简介:摘要目前,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制止和预防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组织和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1。对呼吸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防,已成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对于水痘、麻疹、真菌孢子、结核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多数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此类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对感染因素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2。为了有效阻断呼吸感染疾病的传播,我国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上也给予了大量物力和人力支持,着重入手于呼吸感染疾病的灭菌、隔离、无菌操作、消毒等方面,有效预防了呼吸感染疾病在医院的感染,并取得显著进展3。

  • 标签: 呼吸感染患者 隔离保护 预防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认识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选择年龄、弱视程度、弱视性质无显著性差异的成年人病例93例,治疗前均行视力、注视性质、眼位检查。综合疗法组采用准确配戴眼镜、遮盖法、增视训练、精细作业治疗;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配戴使用过矫或欠矫眼镜、阿托品散瞳的远或近离压抑疗法,并联合使用综合疗法。结果综合疗法组治愈12眼(24.00%),有效率为62.00%;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治愈17眼(29.82%),有效率为80.7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长期存在,传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用来治疗成年人弱视,其疗效是肯定的,且其疗法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 标签: 弱视 成年人 综合疗法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进行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过程中应用橡皮障隔离法并对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64例需要进行牙髓切断术的年轻恒牙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32)和分析组(n=32),对照组常规进行牙髓切断术治疗,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橡皮障隔离,对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88%,相比对照组的78.13%高出18.75%,具有明显差异,P<0.05;分析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9.8±4.3)min,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过程中应用橡皮障隔离法,临床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医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高,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更高,应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橡皮障隔离法 年轻恒牙 牙髓切断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女性的生殖结核是一种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疾病,输卵管在女性生殖结核疾病中往往首先受到侵犯,协同子宫内膜的病变,导致了不孕症。当前女性生殖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孕、盆腹腔包块、月经紊乱等,由于其症状不典型,误诊率、漏诊率居高不下。很多病例不能在发病早期被诊断,从而使这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女性生殖结核患者如何确诊,诊断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诊断方法可以利用,寻找快速、简便、经济的女性生殖结核诊断方法,成为妇科医生目前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女性 生殖器结核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1例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1例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结果使用套扎术后1~3d第1次排便,术后3~10d出院。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痔体消失,恢复直肠下段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率为100%。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结论由于术后仍有疼痛、尿潴留、出血等症状,因此对护理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套扎器 混合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导致宫内节育(IUD)脱落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探讨总结出对应的预防对策,以提高采用宫内节育避孕的有效率,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进行宫内节育放置术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9例。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返诊随访,维持1年的观察期。分析两组患者宫内节育失败率、脱落原因。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的118例妇女中,宫内节育脱落患者共17例。实验组脱落6.78%(4/59)显著低于普通组22.03%(13/59)。(2)在观察期间,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02%显著低于普通组2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后第一年对其注意随访观察,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内节育的脱落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脱落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B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治疗,分析临床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GI、PI、SBI、CAL、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矫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发性生殖疱疹采用伐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每组各5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片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伐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伐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显著降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伐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疗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头吸引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阴道分娩产妇,例数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别实施胎头吸引和产钳助产,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00%、窒息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0.00%、窒息发生率8.00%(P<0.05)。结论胎头吸引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相比,胎头吸引器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多数产妇青睐,值得研究。

  • 标签: 胎头吸引器 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植入术46例次,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植入术34例,纳入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计划外镇静剂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 标签: 高龄 永久心脏起搏器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层保护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切口层保护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治疗过程当中,手术切口层保护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切口层保护器 阑尾炎 伤口感染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置入宫内节育后所取得避孕效果,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日—2017年02月20日于我院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中盲选4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参照组200例应用TCu220节育,验组200例行MCu220节育,比较两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脱落率、取出率、带妊娠率、续用率的对比分析中,实验组脱落率、取出率、带妊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续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MCu220节育进行避孕,可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优于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避孕 TCu220节育器 避孕 不良反应 MCu220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永久起搏植入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自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行永久起搏植入患者117例,其中康复组62例,对照组55例。康复组患者术后按照设计的8天循序渐进的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出院后按上述方案序贯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宣教。手术后1、2、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起搏植入术后患者有无术侧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结果经过康复锻炼,在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伤口延迟愈合、囊袋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起搏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降低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 康复锻炼 肩部疼痛 关节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色彩标识输液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行多导管管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并统计实施护理标识制度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研究组管道安全事故各个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临床多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色彩标识输液器 管道标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AO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与参照组行卡方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于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下肢复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体表手术中使用一种皮肤切口保护,阐明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收治68例外科体表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切口缝合方式分A、B两组,其中皮肤切口保护组(A组)36例,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分析两组的体表皮肤切口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切口裂开例数、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裂开例数为11.5(7~15)min、9(7~15)d、0例和10(6~14)min、10(8~17)d、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分别为0例和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和病人满意度分别为95.67%、10.0(5~10)分和82.27%、8.2(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外科体表手术中应用一种皮肤切口保护器具有保护切口皮肤组织、避免脂肪液化、伤口愈合好的优点,而且切口愈合后病人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