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癌术后复发影像学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诊断时分别采用不同影像学手段,观察诊断结果。结果CEUS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检查手段(P<0.05),但其他3种检查手段检出率基本相同(P>0.05)。结论相比于MRI、DSA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CEUS具有更高的肝癌术后复发诊断准确率,利于及早实施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复发 影像学检查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临床开展健康教育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4月-2018.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54例,上述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期及出院前开展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调查问卷,统计比较;并开展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研究组入院初期评分(69.92±2.31),出院前(93.63±2.43);对照组入院初期评分(69.59±2.14),出院前(80.84±2.75);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价研究组(97.40%)与对照组(84.42%)评价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在优质护理开展的同时,健康教育的全程辅助,大大提高患者自身正确的认知,疏导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280例,按照血液检验结果将其分为地中海贫血组120例,缺铁性贫血组1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血液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将血液检测运用到给贫血患者鉴定和诊断期间具备尤为优良的成效,同时也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可适当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门诊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患病情况。结果400例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中,各类病原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324例,检验阳性率为81.0%。其中,细菌感染阳性患者165例,占41.25%;真菌感染阳性患者37例,占9.25%,滴虫感染阳性患者122例,占30.50%,细菌感染阳性率最高。分析其阴道清洁度,则可见Ⅰ-Ⅱ度清洁患者57例,占14.25%,Ⅲ-Ⅳ度清洁患者343例,85.75%,Ⅲ-Ⅳ度清洁的患者显著高于Ⅰ-Ⅱ度清洁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女性中阴道感染率较高,以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滴虫感染为主,做好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提高检验质量,是妇科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的基础。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抗菌药物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方法以我院住院老年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药物使用比例中,使用最高的为头孢噻肟钠;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肟钠、头孢西丁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喜炎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等,66例单用药物,71例在两种抗菌药物的组合,三联用药患者8例。结论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老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检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经尿细菌培养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6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间段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行尿常规检测,比较各指标水平,分析两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化学干检测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镜检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诊断中采用尿常规检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虽然各指标单独诊断阳性率不高,但综合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并单纯运用硫酸镁治疗的5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硫酸镁、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临床疗效优于甲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硫酸镁、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发型 子痫前期 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情绪、神经缺损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偏瘫 综合性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肠粘连松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丙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单双号编号分2组,5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号编号组),另一组以丙瑞林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双号编号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复发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数据72.73%,且观察组的复发概率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少,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丙瑞林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的患者效果非常可观。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 亮丙瑞林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症(EBS)是大疱性表皮松症的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与表皮角质细胞内角蛋白丝合成缺陷有关。目前发现的与EBS相关的突变基因有EXPH5,KRT5,KRT14,TGM5,以及KLHL24等,其中最主要的是KRT5/KRT14基因的突变。本文主要对这两种基因的常见突变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KRT5/KRT14 基因突变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菌甲素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床号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菌甲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黄疸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黄疸的各项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黄疸的各项指标具有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甲素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快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亮菌甲素 异甘草酸镁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比最大(26.8%),头孢西丁占比最小(2.4%)。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25.6%),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最低(8.5%)。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用药期间或前后12h内饮酒,环境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合并用药,饮食因素,情绪因素,患者本身生理、病理、免疫学状态,药物用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药物质量不合格,个体差异占比最大(30.5%),药物质量不合格占比最小(1.2%)。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应加强用药管理。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松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的2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磷注射液急诊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愈率(96.4%)同参照组治愈率(75.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数据统计后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数据统计后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予以磷注射液急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使其治愈率进行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丙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单双号编号分2组,5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号编号组),另一组以丙瑞林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双号编号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复发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数据72.73%,且观察组的复发概率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少,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丙瑞林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的患者效果非常可观。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 亮丙瑞林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瑞林对绝经期宫血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110例绝经期宫血肌瘤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均有55例。一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一组使用丙瑞林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7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2.73%,观察组复发概率仅有29.09%,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仅有5.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期宫血子宫肌瘤临床可以使用将丙瑞林治疗,该药物的治疗有效率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 亮丙瑞林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科室生殖道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皮肤科、泌尿科、不育与性学科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1200份进行研究。结果4个科室感染均以Uu感染为主,泌尿外科的Uu单独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皮肤科的Mh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5)。各科室患者最敏感抗生素均为米诺四环素,但对米诺环素敏感性无差异(P<0.05)。不同种属支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菌种的支原体感染、不同科室的就诊人群对于支原体敏感抗生素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殖道支原体菌种变化,并根据支原体的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感染 药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