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针和刺络放血治疗寻常斑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诊疗的90例寻常斑块银屑病患者,随机抽取40例患者使用他扎罗汀乳膏治疗,纳入参照组;余下50例患者使用火针和刺络放血治疗,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各时间点PASI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SI评分较优于参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他扎罗汀乳膏相比,火针和刺络放血在寻常斑块银屑病救治中,能够显著增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PASI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火针 刺络放血 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0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探讨其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银屑病的诊断及纳入标准,将纳入患者通过填写调查表,进行中医体质分与中医辨证分,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寻常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多见,中医症候以血热风盛证多见,血热风盛证患者中阴虚质为易感体质,血瘀肌肤证患者中瘀血质为易感体质,血虚风燥证患者中气虚质为易感体质。结论在对寻常银屑病血热风盛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以清热凉血祛风为主要治疗法则外还应该佐以滋阴之品;对血瘀肌肤证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活血祛瘀为主;对血虚风燥证的患者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以上治疗方法将有望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体质类型 中医辨证分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的可能。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医 辨证施治 失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性特征,随访五年之后的身故才能与预后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属于三阴乳腺癌病症的有40例,三阴乳腺癌病症具备组织学级别,肿瘤复发的转移率与髓样癌相对要高于其余类型的乳腺癌病症,五年无病总生存率为75.0%(30/40)。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状况、手术治疗的方法等。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级别相对较高,但是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而且肿瘤的复发几率加高,肿瘤病理学分期较高,预后效果不佳。

  • 标签: 三阴型 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2糖尿病诊疗患者中,共计选择8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利格列汀,比较两组的降糖效果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在治疗后均低于参照组,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格列汀对2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降糖效果优良,安全性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利格列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证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证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证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48例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产妇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产妇分为研究组,同期选择48例前置胎盘产妇,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有60.41%出现了胎盘粘连情况,对比组有33.33%孕妇出现了胎盘粘连情况,两组的胎盘粘连发病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临床中发病率比较低,患者术后出血比普通前置胎盘产妇要多,所以凶险前置胎盘产妇需要采取子宫全切治疗,保障产妇的安全。

  • 标签: 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 子宫全切 普通前置胎盘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孕产妇的临床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孕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孕产妇4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普通前置胎盘孕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出现胎盘粘连率为60.41%,对比组孕产妇出现胎盘粘连率为33.33%,两组患者的胎盘粘连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至凶险前置胎盘的发病率较低,在术后出血量上明显的高于普通前置胎盘,对出现凶险前置胎盘的孕产妇宜进行子宫全切治疗,以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 子宫全切 普通前置胎盘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虚寒腰腿疼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虚寒腰腿疼患者95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杜仲壮骨胶囊,观察组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简式疼痛问卷评分、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虚寒腰腿疼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黄附子细辛汤 虚寒型 腰腿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癜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白癜风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进行半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临床复发率是4%,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是18%,两组复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临床总接受中医辨证分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缓解改善效果,复发率比较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辩证分型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2N家系的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结果,明确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该家系的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stocetininducedplateletaggregation,RIPA)试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测定、vWF胶原结合试验、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factorⅧ,FⅧ)活性、vWF与FⅧ结合试验检测,并作出表型诊断。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VWF基因和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通过直接测序分析VWF基因和F8基因变异。结果:vWD家系先证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瑞RIPA试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和vWF胶原结合试验检测结果均正常,FⅧ活性下降,vWF与FⅧ的结合能力降低。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其VWF基因19号外显子存在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其儿子在该位点为杂合突变,而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F8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发生2N遗传性vWD的原因。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呼吸衰竭患者,依据入院24h内血BNP结果,分为对照组(BNP<300ng/mL)67例与心衰组(BNP≥300ng/mL)49例。收集入选者的基本情况、疗效、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情况等资料,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心衰组的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分别为31.3%、69.4%,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0%、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中对照组与心衰组PaCO2分别为(64.1±18.2)mmHg、(75.3±21.0)mmHg,pH值分别为(7.334±0.078)、(7.298±0.09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率及气管插管发生率高,提示BNP检测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标签: B型脑钠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脾虚痰瘀2糖尿病的过程中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7年我院脾虚痰瘀2糖尿病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参照组为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参照组,且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水平要优于参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甲双胍 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II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II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研究组采取辨证治疗,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58例(93.55%)显著高于参照组49例(79.0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06%)显著低于参照组14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II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辨证治疗 老年 II型糖尿病患者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及阿司匹林等,虽按一般剂量给药,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将这类肝病称为药物性肝病。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分型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Ⅱ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章丘区某街道办事处内2013年以来确诊的100例Ⅱ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对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健康行为评价和血糖数据分析。结果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Ⅱ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率、自我管理率、遵循医嘱率以及Ⅱ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的Ⅱ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BMI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Ⅱ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率,稳定控制患者血糖,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