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脂各组分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10月于我科进行体检的患者90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TC、TG、HDL-C、LDL-C、血清肌酐和血尿酸等。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情况,检查颈动脉超声,计算斑块积分,结果根据血浆中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为三组,低值组(<3.802*109)、中值组(3.802-6.724*109)、高值组(>6.724*109),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糖、血尿酸、脂蛋白α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2),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受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结论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受到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影响,甘油三酯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同时高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积分明显增高。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 动脉粥样硬化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粒细胞缺乏患者使用层流病床对其院内感染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粒细胞缺乏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病床,观察组使用层流病床,将两组院内感染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层流病床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粒细胞缺乏 层流病床 院内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三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为45.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改善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生存质量方面,采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高三尖杉酯碱 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中性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是更年期妇女,总数量为100例,以自愿平分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研究例数一样,均是50例,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予以治疗,实验组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上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雌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使其血脂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对于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保健 更年期妇女 性激素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60例输血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输血,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红细胞悬液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给患者进行输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并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淋巴瘤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从形态学上观察都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WHO分类中,淋巴瘤没有独立的类别.而是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起归类于淋巴组织肿瘤(淋系肿瘤)中(见表1)Ⅲ。这一分类是基于淋巴细胞发育、迁移和功能表达等方面的认识。

  • 标签: 成熟B细胞淋巴瘤 复杂性: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对VSMCs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值,日益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对VSMCs细胞周期调控的相关研究。

  • 标签: 中药,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技术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集的60例浆膜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涂片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染色情况和检验结果。结果涂片组阳性检出率为70.01%,明显低于化学检测组检出率91.67%(P<0.05);其阴性检出率16.67%、不确定率13.32%均较化学检测组阴性率5.01%、不确定率3.32%低(P<0.05)。结论细胞块技术应用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效果优于涂片检验法。

  • 标签: 细胞块技术 浆膜腔积液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和分型以及诊断途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小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的观察和对照,分析诊断小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关系。结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和肺内肿块,是小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特征,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再配合经皮穿刺活检可以提高到90%以上。结论CT螺旋扫描配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小细胞癌确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胸腹水患者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及HE染色,并选用CK(pan)、CEA、P53、Vimentin、PCNA和Cal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细胞涂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结果本组诊断鳞癌3例(6.5%),腺癌23例(50.0%),增生的间皮细胞20例(43.5%);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细胞多而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定位比较准确。结论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细胞块石蜡包埋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的确定。

  • 标签: 胸腹水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层应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是否行EGFR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70例(均为EGFR突变患者)和非基因检测组70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或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2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基因检测组组mPFS为13.0个月,非基因检测组mPFS为5.0个月,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检测组CR2例,PR36例,SD26例,PD6例,ORR54.29%,DCR91.43%。非基因检测组CR1例,PR10例,SD11例,PD48例,ORR15.71%,DCR31.43%。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在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只有选择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才能提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辅助诊断,采用放射疗法。结果2017.01.05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CD56阳性,Vimebtin阳性,其他均为阴性。放疗前MRI显示前列腺明显不规则增大,右侧髂血管间隙间增大淋巴结影,盆腔少量积液。放疗后MRI显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部有肿块大约9.7cm*6.8cm*9.4cm,可见包膜,膀胱充盈不佳,提示放疗无效。结论当前前列腺小细胞癌依赖病理检查确诊,临床放疗尚无较好疗效,其治疗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前列腺小细胞癌 病理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2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进行检验,对比分析血液细胞检验在标本采集、保管及其检验过程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保管与检验等都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及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给予严格控制,才能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羊水细胞培养成功与失败结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前往我院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的36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原代培养法以及传代培养法并对其羊水细胞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羊水细胞培养法下成功率、失败率、羊水染色体分裂相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代培养法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更高且能够获取足够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值得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羊水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法 原代培养法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地中海贫血的孕妇静脉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地贫孕妇,分为三组其中α地贫组23例,β轻型地贫22例,β中间型地贫23例。测定其静脉血中MCV,RDW含量,并与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α地贫孕妇组和中间型地贫的孕妇组MCV,RDW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的血常规检查结果MCV下降,RDW上升,并应排除缺铁性贫血,作血红蛋白分析。MCV,RDW值的测定,简单、方便、快速,可作为诊断地贫初筛方法之一。

  • 标签: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地中海贫血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