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冠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急诊冠介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8.01±4.05)mm、左室射血分数(49.15±8.95)%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冠介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事件发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搭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研究组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住院时间(13.5±1.5)d,对照组为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住院时间(7.2±0.3)d,可见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进步研究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搭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室治疗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非体外循环冠搭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内容;结果该组80例患者在10-25d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该组8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康复中出现意外,2例感染,1例切口裂开,意外率3.75%,经治疗后全部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病痛,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皮冠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入院号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冠综合征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体会构建。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98例急性冠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后情绪焦虑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护理在治疗的效果上比较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急诊救治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冠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于大连中医医院就诊的冠PCI术后再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瓜蒌薤白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20d后患者冠再狭窄程度。结果治疗组冠再狭窄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冠PCI术后再狭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脉PCI术后再狭窄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8年收取的120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临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和个性化因人而异的合适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适宜的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是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高压症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因人而异的适应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可肿瘤的大小却不相同,因此,不能够只选择单化的手术形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胃肠肿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行以养心复汤治疗干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择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名,参照组行以心律平治疗,实验组行以养心复汤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且存在P<0.05。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心律失常症状,行以养心复汤治疗干预,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状态,在较大程度上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养心复脉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皮冠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生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0%,且LVEF改善值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注射液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比,副作用更低,理应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迟冠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25)。A组进行延迟冠介入治疗,B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比较各组的LVED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B组的7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LVDD以及LVE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延迟冠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整体疗效,促进心功能损伤症状缓解。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DSA冠造影致医护人员辐射剂量的研究,探讨DSA冠造影过程中辐射的防控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参与DSA冠造影工作的2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DSA冠造影试验,测量医护人员各层面皮肤对于辐射的吸收情况,比较其辐射剂量。结果与第二术者相比,第术者乳腺辐射吸收剂量(0.218±0.059)mGy<(0.342±0.044)mGy和性腺辐射吸收剂量(0.231±0.042)mGy<(0.315±0.026)mGy相对更低(P<0.05),而眼晶状体、甲状腺的辐射吸收剂量与之相仿(P>0.05)。在第术者中,与铅衣后相比,铅衣前的眼晶状体辐射吸收剂量(0.164±0.023)mGy>(0.064±0.009)mGy、甲状腺辐射吸收剂量(0.195±0.035)mGy>(0.142±0.054)mGy、乳腺辐射吸收剂量(0.184±0.034)mGy>(0.134±0.011)mGy和性腺辐射吸收剂量(0.177±0.028)mGy>(0.125±0.013)mGy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DSA冠造影,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以有效降低辐射吸收剂量,保障其健康安全。

  • 标签: DSA冠脉造影 辐射医护人员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造影检查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造影检查患者7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日常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冠造影检查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可在临床上进步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冠脉造影检查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B超在肝硬化门高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在科室的14例肝硬化门高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4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彩色B超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研究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脾脏厚度及脾静脉内径的关系以及研究组不同门静脉内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更高,P<0.05。结论彩色B超技术对肝硬化门高压进行检查,可明显发现患者的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及Qsv/Qpv值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彩色B超 肝硬化门脉高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综合征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综合征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冠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分别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与冠造影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冠CT成像都非常满意,能够清晰显示出在主要的冠分支。两种诊断方法显示的冠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冠CT成像检出的钙化斑块明显多于冠造影(P<0.05);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冠CT成像的应用价值要高于冠造影,具有突出的微创优势,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检查费用低,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予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CT成像 冠脉造影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死亡率及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经治疗后,通过超声波心电图检查,研究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及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经皮冠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具有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冠开通时间早、梗死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及不易复发等优点,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综合征(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益气通消痛汤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通消痛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肌梗死面积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心肌梗死面积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心肌梗死中应用益气通消痛汤具有显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心功能恢复更快,心肌梗死面积更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通脉消痛汤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