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破伤风患者,共计存在5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组,研究组予以维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数据指标存在差异性,且以研究组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P小于0.05。结论维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维库溴铵 机械通气 重症破伤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资源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应用能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具多样性。在口腔修复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并建立教学资源,能够对此专业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口腔修复学及数字化教学的优点进行简要说明,对资料的特点及其建立进行论述并阐述其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学 数字化教学 资源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 丙肝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肢骨转移癌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明确诊断的80例肢骨转移性肿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放化疗。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Enneking评分,观察组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32.5%,3年生存率为20%,观察组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肢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顺产产妇160例,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共75例,将其设立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85例,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产程产后出血率为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7%,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妇的第产程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顺产产妇 优质护理 第四产程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独立操作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手操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进行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时间、舒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65.00%)低于实验组(9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修复时间及舒适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操作技术对口腔修复效果有着较高的提升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凝项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肝病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肝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运用德国BEThrombolyzer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试剂对我院住院患者的血凝项检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的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而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凝项检测对于肝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影响血凝项检测的因素并严格执行检测操作规程,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 标签: 血凝四项 实验室检验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杉树皮小夹板治疗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肢长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肢活动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肢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杉树皮小夹板对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治疗,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接近的复位固定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肢功能,还可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杉树皮小夹板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降低,血浆与抗凝剂的比例发生变化,研究通过校正采血量对凝血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方法收集50例大连地区贫血患者(HCT<0.25)进行凝血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作为第一管,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HCT和抗凝剂校正公式抗凝剂量(ml)=(100-HCT)×0.00185×采血量(ml),求出校正采血量(抗凝剂固定0.2ml),按校正采血量进行血样采集作为第二管,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程度HCT时,两组凝血项结果的差异。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FIB结果减小,校正前后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CT<0.25),不同采血量会对凝血项检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应严格校正采血量以提高凝血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贫血 采血量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对标本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项指标可客观准确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 纤溶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肢骨折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简单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肢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50.36±2.7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肢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62.78±2.77),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32±2.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6.42±2.53),两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疏导了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患者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肢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学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案。手术结束后评价患者的Johner-Wruhs功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均在5-7个月内骨折获得良好的愈合,因此愈合率可达100%,其中发生固定脱落者2例,发生感染者2例,因此并发症发生率为4.0%。通过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价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达到95.0%,对照组优良率为7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在传统钢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钢板和螺钉的稳定性更强,适合肢骨折临床治疗,且有效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维超声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检出的52例体表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二维超声与维超声检出率。结果经二维超声诊断后,共计33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63.5%,经维超声诊断后45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6.5%,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超声图像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立体性,诊断信息更为丰富,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建议加以推广。

  • 标签: 胎儿体表畸形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磨汤口服液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104例消化不良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磨汤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4.62%<98.0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汤口服液在消化不良患儿中具有极佳的应用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消化不良 四磨汤口服液 多潘立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受血者输血前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130例受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输血前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1130例受血者,HbsAg、HCV-Ab、TP-Ab、HIV-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2%、1.33%、1.59%、0.18%,总阳性检出率为13.72%。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对患者项血液传染指标实行检测,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血液传染指标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肢骨折致失血休克的急救方法,总结出急救经验。方法对我院2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研究。结果20例伤员中,急救效果良好的有14例,留下严重后遗症的3例,死亡3例。结论多发肢骨折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急救难度极高,我们应当采用止血、支持呼吸与循环、观测生命体征、判断病情、简单外固定伤肢、补液、输血、处理重要脏器损伤等一系列有效的、综合性的急救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急救体制来确保患者的急救效果。

  • 标签: 多发 四肢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骨折术后护理对压疮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接诊的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来源时间是2016年3月至12月,总计82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41例),一组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骨外科压疮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17.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0.7%),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骨外科压疮优质护理能明显减少压疮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四肢骨折 术后护理 压疮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逆汤结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结束诊治的10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各有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逆汤结合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采用地尔硫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逆汤结合地尔硫卓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四逆汤 地尔硫卓 心绞痛 变异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肢长骨干骨折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新鲜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又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加味逆温胆汤。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率、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加味逆温胆汤能使胃食管反流病获得更佳疗效,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四逆温胆汤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