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在口腔修复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82例,按照修复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予以对照组金属烤瓷冠修复治疗,予以观察组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边缘密合优良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P<0.05;观察组的不良评分(3.26±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90±1.63)分,P<0.05;观察组牙龈色泽正常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7.80%,P<0.05。结论二氧化锆应用于口腔修复可保证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既美观又未出现明显不良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 金属烤瓷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30.62±14.15)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46.72±12.49)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9(6.92%)、5(3.85%)较对照组患者16(12.31%)、13(10%)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前急救应用前急救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前急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组49例。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急诊介入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8%,22.44%,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到急性脑出血患者前急救,可明显缩短急诊介入时间,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以及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30.62±14.15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46.72±12.49min,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9(6.92%)、5(3.85%)较对照组患者16(12.31%)、13(10%)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护理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急救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抢救时间,评估两组抢救效果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残疾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抢救时间,增强抢救效果,减少医院纠纷,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卵泡发育不良是卵泡晚期发育程度不能达到成熟卵泡从而容易引起不孕症的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主要通过加速卵泡成熟促使排卵,但是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小,受孕率较低。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运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补肾填精、调节冲任二脉,结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提高受孕率。本文就B超监测针灸疗效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 标签: 卵泡发育不良 B超监测 针灸治疗 临床研究 疗效观察 卵泡发育情况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患者住院安全和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感染“病源”发掘越来越清晰,对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也愈来愈成熟。本文以医院行政管理为视角,在医患关系被放大的今天,浅谈感动式服务在感管理的应用,做到创新适用并举,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医院的二次及多次感染。方法:以感动式服务带动感管理,优化护理过程的服务(管理之点);不断的推进与更新医院感染控制与服务的标准,以患者为基准,与时俱进(管理之线);全面式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的系统(管理之面)。

  • 标签: 感动服务 院感管理 创新
  • 简介:【摘 要】药品分类是保障药品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零售药店在药品分类管理上的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完善。这种分类管理办法会将零售企业的销售模式进行运转上的改变,直接代替传统的医药零售方式,让药品未来的销售模式发生重大的革新。本文针对我国零售药店在药品分类管理的角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零售药店 药品分类管理 角色论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9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前急救经验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前急救救治的96例严重创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前及时有效急救和安全转运86例(经现场处置后送至急诊科伤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前急救成功率90%(86/96);其中死亡10例,3例在到达现场前已经死亡,1例在转运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死亡,1例因在转运循环衰竭死亡,2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入院后死亡3例,共死亡10例,其余患者经院内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3-6个月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前急救是创伤急救开始,前急救人员必须准确伤情评估、捡伤,实施有效救治,合理及时转运,提高院前急救创伤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可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评估 捡伤分类 合理转运
  • 简介:[摘要 ]: 目的:上海东方医院关节与骨病专科袁锋 胫骨近端关节内 C型骨折为复杂类型的关节周围骨折 ,其最佳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方法:探讨胫骨近端 C型骨折 (Muller-AO分类 )新分型新分类指导临床的方法 ,以选择合适的植入物及内固定方法 ,提高治疗水平。 结果: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骨折类型而选择 ,要做到良好复位 ,坚强内固定 ,在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的植入物内固定方法选择上 ,采用 Liss锁定钢板能给骨折端提供最大的稳定性 ,骨折发生轴向和侧向偏差的概率最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最低 ,是最佳选择。 结论:胫骨近端C型骨折 (Muller-AO分类 )进行新的分型新的分类,根据得出不同分值更好地指导临床,更好地治疗胫骨近端 C型骨折。

  • 标签: [ ]胫骨近端 C型骨折 (Muller-AO分类 ) 新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入住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1例,全部患者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全身化疗,顺铂剂量为25mg/m2,静脉滴注,D1-3;5-氟尿嘧啶剂量为500mg/m2,静脉滴注,D1-5;以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未出现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7例(41.5%),稳定13例(31.7%),进展11例(26.8%),总有效率为41.5%(17/41)。全部患者一年生存率为51.2%(21/41)。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级。结论顺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短期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姑息治疗选择之一。

  • 标签: 顺铂 氟尿嘧啶 晚期食管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使用抗生素联合消炎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41例患病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组进行相关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药效发挥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另一组。结论联合抗生素与消炎栓的治疗效果比使用单纯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改善对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与控制。

  • 标签: 抗生素联合消炎栓 盆腔性疾病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干眼症发病因素复杂,表现多样,主要为眼部的干涩异物感及视疲劳等症状。但是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抗生素眼药的滥用,以及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手机、电视机、游戏机等视屏显示终端(visualdisplayterminal,VDT)使用的日益增多,导致出现眼部干涩不适的人群也逐渐增多.干眼的诊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干涩、眼红、眼痒、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和视力障碍是干眼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女性、中老年人、工作环境较差和有患眼病史者患病率偏高。以泪液质量改变为特征的干眼症与年龄、性别、环境、屈光等因素有关。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和泪液检测是主要诊断手段,克服不良用眼习惯可预防干眼症。

  • 标签: 干眼症 临床症状 影响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缘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3例睑缘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睑缘炎的症状和睑缘的改变,对其所属临床类型做出判断,明确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93例睑缘炎患者均为双眼发病,其中鳞屑性睑缘炎42例,溃疡性睑缘炎31例,眦部睑缘炎20例,经过2~6个月治疗,48例轻度患者治愈率为100%(48/48),34例中度患者治愈率为82.4%(28/34),11例重度患者治愈率为45.5%(5/11),总体治愈率为87.1%。结论通过及时检查,明确诊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睑缘炎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睑缘炎 分类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7-10月接诊的120例前急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急救患者进行科学、恰当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院前急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在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选取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7年07月我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97例,根据出院后是否通过微信公众交流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院内神经内科微信平台教育。比较两组脑梗死健康知识知晓度达标率和脑梗死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达标率和健康教育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公众在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微信公众号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阶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我院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2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阶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CSS评分、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依从率是100%,对照组康复依从率是90.3%,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应用康复阶梯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明显增强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阶梯图 脑卒中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