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对Ras、B型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高原病(chronicmountainsickness,CM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探讨新的途径。方法:选取CMS患者16例,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71与CD235a抗体磁珠分选阳性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组及PD980595、10和20μmol/L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72h,应用ELISA法测定培养骨髓有核红细胞上清液中Ras-GTP水平,RT-PCR法测定骨髓有核红细胞中BRaf、MEK、ERK1/2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髓有核红细胞中p-BRaf、p-MEK、pERK1/2蛋白表达。结果:PD98059对各组Ras-GTP的水平无明显影响(P=0.798)。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Raf、MEK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P=0.298)。与PD9805920mol/L比较,其余4组ERK1/2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溶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BRaf、p-MEK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P=0.351)。与PD9805920mol/L比较,其余4组p-ERK1/2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PD98059能下调骨髓有核红细胞ERK1/2mRNA及p-ERK1/2蛋白的表达。Ras/Raf/MEK/ERK1/2通路是调控CMS骨髓有核红细胞的主要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慢性高原病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慢性高原病 ERK1/2信号通路 PD98059 骨髓有核红细胞 RAS BRAF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RK1和E-cadherin在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adenocarcinoma,G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为原发性胃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病理科存档的78例GAC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法测定其ERK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1)ERK1定位与细胞核与细胞浆中,E-cadherin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以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指标;(2)ERK1与E-cadherin蛋白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时期中的表达均呈统计学差异(P<0.05);(3)在ERK1蛋白阳性表达组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3.5%;在E-cadherin阴性组中,ER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6.8%,即ERK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128,P<0.01)。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胃腺癌中ERK1和E-cadherin的表达,明确其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为后期原发性胃腺癌的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胃腺癌 ERK1蛋白 E-cadherin蛋白 分化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海人酸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增殖和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海人酸组和姜黄素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BV-2细胞PCNA,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BV-2细胞ERK1/2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BV-2细胞ERK1/2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BV2细胞PCNA阳性率为(15.68±1.03)%,海人酸组BV2细胞PCNA阳性率为(60.24±1.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BV-2细胞PCNA阳性率为(20.35±1.46)%,明显低于海人酸组(P<0.05);海人酸组BV-2细胞ERK1/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姜黄素组与海人酸组相比,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海人酸组BV-2细胞ERK1/2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姜黄素组BV-2细胞ERK1/2mRNA表达水平与海人酸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海人酸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V-2细胞ERK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关键词姜黄素;BV-2细胞;增殖;ERK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7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频次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安全性、有效性,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5年,医院低分子肝素相关不良反应44例,调取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74例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围术期日注射单次注射5000UI,观察组日注射2次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血小板出血、凝血障碍发生率29.55%(13/44)、全身性损害15.91%(7/44)、心外血管损害15.91%(7/44),静脉滴注45.45%,皮下注射45.45%,不良反应发生率时间20min~44日,平均(17±5)h,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1.36%,治愈率45.45%;术后3日,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差异、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受剂量水平影响并不明显,单剂量可满足需要;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较多,但多为轻微不良反应。

  • 标签: 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返魂草的分析鉴别研究进行分析报告。方法:采集某地区返魂草,通过脱水干燥处理后,进行药材的预处理、高盐低pH值法处理、PCR扩增、DNA测序、序列拼接等步骤进行返魂草中DNA的提取与测定。结果:本研究15份样品中单麻叶千里光6份,麻叶千里光9份。PCR扩增后产物电泳显示呈较亮条带,总DNA提取质量较好。DNA测序结果显示,单麻叶千里光与麻叶千里光见得遗传距离为0.1285,存在一定的种内遗传距离。结论:通过返魂草的总DNA提取与测序,能够有效为不同种类的返魂草鉴别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返魂草 麻叶千里光 单麻叶千里光 DNA提取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芪水提取物对急性骨髓炎(AO)大鼠的影响及对ERK/MAPK通路的干预。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水提取物组,建立AO模型,造模后给予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黄芪水提取物灌胃治疗21d。Smeltzer评分系统对大鼠胫骨影像学及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打分;血琼脂平板用于培养骨内活菌菌落;ELISA检测骨髓组织液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blot和qRT-PCR用于检测胫骨组织中ERK、MAPK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Smeltzer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骨皮质结构病变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黄芪水提取物治疗后菌落形成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脊髓组织液内tNOS、eNOS酶活性降低,NO含量减少,同时ERK1/2、MAPK蛋白磷酸化增加,ERK、MAPK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杜仲皮水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抑制eNOS酶活性,降低内源性NO含量,从而发挥对AO大鼠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黄芪水提取物 急性骨髓炎 ERK/MAPK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芪水提取物对急性骨髓炎(AO)大鼠的影响及对ERK/MAPK通路的干预。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水提取物组,建立AO模型,造模后给予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黄芪水提取物灌胃治疗21d。Smeltzer评分系统对大鼠胫骨影像学及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打分;血琼脂平板用于培养骨内活菌菌落;ELISA检测骨髓组织液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blot和qRT-PCR用于检测胫骨组织中ERK、MAPK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Smeltzer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骨皮质结构病变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黄芪水提取物治疗后菌落形成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水提取物组大鼠脊髓组织液内tNOS、eNOS酶活性降低,NO含量减少,同时ERK1/2、MAPK蛋白磷酸化增加,ERK、MAPK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杜仲皮水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抑制eNOS酶活性,降低内源性NO含量,从而发挥对AO大鼠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黄芪水提取物 急性骨髓炎 ERK/MAPK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除了经济的极度发达外,更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前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以前的医学诊断只能通过认得面相和脉象来下定义的,有时候会出现很大的失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的出现,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是磁共振成像研究领域中最新的发展方向,它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手段来无创伤的研究活体条件下生物细胞内的正常或病理下的分子过程技术,它的出现会给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前景。本文主要以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在应用的方面来探讨。

  • 标签: 磁共振 影像技术 应用 临床医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6-011.
  • 简介:摘要:近年流产、胎停逐年增加,单一黄体酮保胎效果差,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母胎界面免疫系统平衡是妊娠得以成功的关键,各种诊断及治疗方案围绕开展,而如何调整母体状态达到平衡是我们所关注的。为此对我院保胎成功病例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满足患者生育愿望。首先除外男方因素如精液异常、染色体因素,对有不良孕产史患者进行检查,有CA125明显升高的患者,采用G-CSF联合低分子肝素保胎,并对保胎成功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有不良孕产史病人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技巧。而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如高血压、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受孕困难,妊娠丢失率明显增加,早诊断、早治疗是妊娠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良孕史、CA125、G-CSF 临床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涉及病原体核酸、人类基因和各种蛋白等大分子的测定, 在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 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用标准物质, 分子诊断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直接诊断性、高特异性、灵敏性、早期诊断性的特点,弥补了表型诊断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是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DNA或RNA水平上对某一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进行诊断。

  • 标签: 分子诊断 标准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本研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ERK1/2蛋白质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评价体外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性,FITC-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调亡。结果表明:BDNF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激活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应用PI3K激酶抑制剂Ly294002、MEK1激酶抑制剂PD98059可以明显阻断BDNF对PI3K/Akt、MEK1/ERK信号通路的激活。100ng/ml的BDNF体外促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与25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当,其中BDNF诱导的细胞迁移分别被Ly294002和PD98059阻断,其抑制率分别约为74%和36%;同样,Ly294002、PD98059可部分阻断BDNF诱导的小管形成效应,其阻断率分别约57%和37%;而BDNF的促增殖效应仅被PD98059拮抗,抑制凋亡效应仅受Ly294002影响。结论:BDNF在体外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以不同机制共同调节这一过程,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起着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新生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对广藿香油治疗皮肤光老化大鼠的效果及对p38MAPK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98059组和广藿香油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光照射,其余各组采用长波段紫外线+中波紫外线(UVA+VUB)光源照射制备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PD98059组和广藿香油组大鼠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氧化还原酶、细胞凋亡蛋白及p38MAPK/ERK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皮肤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皮毛光泽度下降,皮肤颜色变深,且表皮干燥、粗糙、增厚、纹理增宽加深,弹性丧失;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p38MAPK、Ras、Raf、MEK、ERK1/2、Bax、Caspase9及C-Fos和C-Jun水平明显升高而Bcl2、SOD、GSHPX和CA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广藿香油治疗后上述蛋白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广藿香油治疗具有剂量依从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藿香油治疗皮肤光老化大鼠的效果与其调控p38MAPK/ERK通路相关蛋白及Bax、Bcl2、C-Fos和C-Jun表达有关。

  • 标签: 大鼠 光老化 广藿香油 氧化-还原酶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肝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BCLC分期中期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化疗栓塞组和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结果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化疗栓塞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P<0.05)。治疗后,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化疗栓塞组有所优势(P<0.05)。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61%比化疗栓塞组的69.57%要高(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不仅临床治疗效果高,还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抑制肿瘤发展,提高患者生存期,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肝癌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水分子团结构与功能的探索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水分子团的结构、改变方法、特性及研究展开综述,并对小分子团水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小分子团水 结构 特性 功能 研究进展
  • 简介:心血管疾病在全球有年轻化倾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脂质代谢异常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脂质代谢异常,尤其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是临床心血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紊乱,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冠心病,高血压,伴脂质代谢异常者达40%-80%。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24.47%,伴有血脂异常,对检测232例血脂,分析其结果。血脂异常发病率为46.2%。其中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而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35-65岁人群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以后不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血脂异常者随年龄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率较血脂正常者明显增加,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控制,积极规律的体育锻炼和药物干预使发病率和病情得到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知识分子 心血管疾病 脂质代谢异常 中年人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