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一台日立W950SR型螺旋CT早上开机后,正常扫描,图像出现一个环形影,重复多次AIRCAL(空气校正)影不能去除.

  • 标签: 日立W 950 SR型CT 环形伪影 故障 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含227个靶基因芯片分析大肠癌裸鼠转移模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p47LBC、DKFZP434A2322与synthetase-likeproteinmRNA在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差异.结论提示以上3个基因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

  • 标签: 大肠癌 癌转移 基因表达谱 分子生物学 基因芯片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医院感染类型及易感因素.方法各病区临床医师按照统一表格填报医院感染病例,专职监控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并对全部病历逐个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2%,主要病原菌为真菌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88%、10.69%和8.49%,主要易感人群为恶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老幼体弱者.主要高危因素为侵人性诊疗操作、抗生素使用,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针对院内感染的易患因素应积极做好重点监控,侵入性诊疗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长期大量及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应增加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率.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易患因素 病原谱分布 感染类型 真菌类 大肠埃希菌
  • 简介:在慢性呼吸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多脏器受累,病理生理改变错综复杂.为探讨血清酶改变与慢性呼吸衰竭脏器损害的关系,我们自1998年开始,对36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及21例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患者进行了血清酶测定,并结合血气分析、心电监护资料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发作期 血清酶谱 脏器损伤
  • 简介:肋骨骨折(ribfracture)在胸部创伤中最为常见,两根以上肋骨骨折为多根肋骨骨折,心脏损伤在钝性胸部创伤中发生率为10%~16%,其中以心肌挫伤(myocardialcontusion,MC)最为常见[1].心肌酶(myocardialenzymes,ME)改变可作为诊断MC的参考指标.笔者对65例肋骨骨折患者检测心肌酶含量的变化,以观察肋骨骨折与心肌挫伤的关系.

  • 标签: 肋骨骨折 心肌酶谱 诊断 统计学处理 动态心电图
  • 简介: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群的疾病构成,可客观反映所在人群疾病发生的频度和危害程度。笔者分析了1999—2003年5年间空降兵历年疾病构成和常见疾病病变化趋势,旨在探讨空降兵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为空降兵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军队卫生 流行病学 空降兵 消化系病 肌肉骨骼系病 呼吸系病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从1991年~1999年,对19例(25趾)离断足趾进行再植,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90°~120°,逆行再植的顺序: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单根克氏针固定趾骨→趾伸肌腱→趾背动脉→趾背皮下静脉→两侧及背侧皮肤.结果25趾中23趾成活,成活率92%,患趾总屈曲度,趾为25.~70.,第2、3趾为35.~90°,断趾外形恢复良好,趾尖两点辨别觉10mm~16mm,患者行走步态正常15例,基本正常4例.结论离断足趾再植极大减轻了病人伤残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逆行再植足趾显示了独特的不需变换体位的优点.

  • 标签: 足趾离断损伤 显微外科 逆行法足趾再植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按一步抽提人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RNA,将2000条人类基因PCR产物按微矩阵排列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总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2000条基因中,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3条(2.1%),其中上调11条(0.5%),下调32条(1.6%).表达异常的基因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骨架与运动、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传递、DNA的合成与修复、DNA的结合与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合成及免疫功能相关.结论微矩阵基因芯片在筛选直肠癌转移时,相关基因的改变具有快速、高通量、高敏度等特点,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分析为预防和控制直肠癌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线索.

  • 标签: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直肠癌 转移相关基因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研究肝结核病患者的血清中结核标志物蛋白,探索其降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等表达特征,以期建立从图信息鉴别结核病的新技术。方法对一组临床经CT、MRI、TB培养、手术和病理学证实为肝结核病患者的静脉血,经处理进行核磁共振~1H谱分析。在平行实验条件下对另一组非结核性的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对比分析。寻找差异。结果经推导发现42例肝结核组~1H均出现4.60±0.02ppm的化学位移特征峰,对照组31例仅2例有此峰形出现,余29例均未见此信息的表达。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核标志物蛋白在疾病活动期由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入血,其体液中含量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引入临床检验的应用,实验表明可行,为肝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拓展了分子水平的广阔前景。

  • 标签: 肝结核 占位病变 标志性蛋白 核磁共振 波谱 诊断
  • 简介:过去的2005年,国外医学系列杂志完成了单纯报道国外医学发展动态的历史使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仅仅是中国人申办奥运的口号,也说出了作者、读者、编者的心愿。

  • 标签: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 读者 刊名 医学发展动态 改革开放 经济实力
  • 简介:天麻除了要注意有“鹦哥嘴”(茎基痕)、环卫(须根痕)和“凹脐”外,还可以将天麻割或蒸后嗅其有无臊味(马尿臊),有则为真品。

  • 标签: 名贵中药 鉴别法 天麻
  • 简介:长期以来,血站系统对ALT的检测以酮体酚和赖氏为主,随着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许多血站以酶替代赖氏检测ALT,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现分析如下.

  • 标签: ALT 赖氏法 献血者 酶法 血站系统 检测结果
  • 简介:高血压的“阶梯用药”宜虬有不少高血压病人缺乏科学用药知识,虽然使用了不少降压药,但降压效果仍不理想,而且出现了不少副作用,甚至出现血压“反跳”现象而危及生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拟订了治疗高血压病的阶梯方案,即“阶梯用药”。这种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用药法 利血平 胍乙啶 心得安 甲基多巴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常规的造影方法不能满意显影而影响诊断,为提高IVU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84年始对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病人采用延缓静脉肾盂造影,提高了IVU造影的诊断率,现就168例次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 造影剂 排泄性尿路造影 输尿管狭窄 泌尿外科 缓法
  • 简介:出汗,是人体正常生理反应,起调节体温的作用。但当外邪袭表的时候,就会使腠理闭塞,出现发热、头痛、身痛等表征,这就需要发汗剂以解除表邪。因此,“汗”就是针对病邪在表的一种治疗方法。温病是常见的急性热病,根据其病理特点,对于汗的运用,披陈如下。一、在卫汗之叶桂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1]说明温病的四个病程阶段各有主治,而汗就是用于温病的初期阶段,邪在肺卫的治疗方法,这是很明确的。

  • 标签: 汗法 中医药疗法 温病
  • 简介:目的总结二孔结合改良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对慢性阑尾炎44例、急性阑尾炎518例行二孔或改良三孔LA术,其中二孔拖出159例(28.3%),改良三孔403例(71.7%)。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LA,平均手术时间(43±28)min,二孔手术时间为(36±21)min,三孔为(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50)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1例,炎性肠梗阻和腹腔内出血各1例。平均住院时间4.1(2~7)d。396例(70.5%)获随访,平均8(2~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二孔和三孔LA各有其优缺点,术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所感染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我院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以及拟行微创检查者均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梅毒抗体是其必须检测项目。2003年9月起我们改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1年多来共检测10573例。现将ELISA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梅毒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 血液传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TP)
  • 简介:目的应用GlyPro酶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genzymeGlyProGSP检测试剂盒的不精密度、分析范围、参考值与干扰实验。对50例正常健康个体、88例胰岛索抵抗(IR),1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47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行GSP检测,并对1275人进行了社区健康调查。结果GlyPro酶GSP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天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66%,2.38%(低值),1.42%,3.35%(高值)。GSP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95%可信区间为194.25~214.38μmol/L,线性检测范围至836.6μmol/L,能抵抗溶血及黄疸,24h内平均变异为10.49%:(1)胰岛素抵抗组,糖尿病组的GSP水平分别为(260.55±66.91)μmol/L,(393.74±154.8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水平(P〈0.01),且IR与DM两者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在平均16.6d治疗后,GSP由(407.65±137.48)μmol/L降至(314.72±83.56)μmol/L,GSP平均下降了20.4%(P〈0.01),它与FPG,2hPG的相关性达r=0.43I(P=0.005),r=0.515(P=0.001),同比HbAlC,GSP的下降更快、更直观,也更经济;(2)对某社区1275人进行的健康调查中有47例代谢综合征及65例DM患者,分别占总人群的3.69%与5.10%,将他们的性别、年龄、FPG、2hPG、BMI、腹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CHO、HDL—C、LDL-C及GS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性别、年龄与HDL.C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存在显著差别,其中MS组与DM组的GSP浓度分别为(359.98±138.67)μmol/L,(392.63±153.76)μmol/L,(P〈0.05),单独比较MS组与DM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CHO显著相关,r依次为0.817,0.801,0�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GSP) 糖尿病(DM)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