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后,康复护理对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从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中选择78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在其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与膝关节功能。结果参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无效例数为8例,改善例数为15例,显效为16例;而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仅有1例为无效,17例为改善,21例为显效。两组被患者这一数据对比后X2为6.155,P=0.013<0.05,护理后膝关节功能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接受手术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髌骨骨折 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效果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动静平衡”理念在髌骨骨折术后量化控制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髌骨骨折患者46例,均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锻炼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训练(对照组)和“动静平衡”理念指导量化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情况及骨折的愈合周期。结果观察组膝关节Merchant评分膝关节功能活动的优良率(100%)较对照组(95.6%)高,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可以在对骨折愈合影响最小的情况下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 标签: 动静平衡 髌骨骨折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于 201 5 年 4 月 至 201 7 年 4 月 期间将 68 例 髌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疾病的研究工作。并且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34 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工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评分( 92.12±5.31 )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 79.69±4.22 )分,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 91.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3.53% ,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对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工作之后,患者骨折的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与克氏针交叉固定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68患者分成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组(34例)和克氏针交叉固定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组(34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与单纯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组患者相比,克氏针交叉固定联合髌骨爪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克氏钉交叉固定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评分。

  • 标签: 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 髌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髌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纯使用物理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关节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患者,明显改善患者身体质量,提高关节活动度。

  • 标签: 髌骨骨折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B组疼痛、晨僵以及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A组(66.67%)。结论对于髌骨骨折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能够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帮助很大,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氏针张力带、生物降解张力带、分体式髌骨爪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髌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有63例,使用生物降解张力带内固定的有41例,使用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的有33例。研究和比较其手术难易程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分体式髌骨爪组术后优良率90.9%,生物降解张力带组85.4%,克氏针张力带组79.4%。结论分体式髌骨爪是治疗髌骨骨折较好的固定措施,固定坚强可靠,并发症少,优于其他式。

  • 标签: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背景:髌骨下极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外骨折,治疗时存在一定困难,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为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分析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45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11h,平均(5.2±1.5)h。手术时间82~146min,平均(112.6±22.6)min,中出血量80~350ml,平均(202.6±70.7)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4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0.6±4.8)个月,术后6周随访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Insall-Salvati指数为0.9~1.2,平均1.1±0.1;Bostman评分为24~30分,平均(27.3±2.0)分。结论: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效果满意,不影响患膝关节术后功能,可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髌骨下极骨折 环形钛缆固定 膝关节
  • 简介:目的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1月接收的38例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一般护理组和针对性康复组,分别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和针对性康复护理办法。结果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针对性康复组患者的预后质量较好。结论为了提升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应实施以功能康复为主的护理方法,全面优化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股骨中下段骨折 膝关节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髌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性骨折,对一般人而言还较好处理。但是肾衰竭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骨质粉脆,一不小心便会髌骨骨折髌骨骨折后如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甚至造成终生残疾。由于髌骨切除后可导致永久性的膝关节功能受限,伸膝力量减弱,并可引起股四头肌萎缩。这样一旦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髌骨骨折,如何在不影响病人身体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护理管理就变的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探讨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髌骨骨折的护理管理。

  • 标签: 肾衰竭血液透析 髌骨骨折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给予我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1,明显的促进了患者后期髋关节的功能恢复,保证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治疗,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术后康复治疗,各34例。结果对比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1%,显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Neer评分也显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辅以术后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肩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功能训练 、 骨折康复护理 对骨折患者的积极影响。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骨折患者,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 40 例)与研究组( 40 例)并分别为其采取功能训练、功能训练 + 骨折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 结果: 护理后, 研究组 的 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为骨折患者采取功能训练加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与肿胀程度。

  • 标签: 骨折 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 临床治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住的50例胫骨平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的情况进行对比及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后的优良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康复计划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最终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提髙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治疗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方案。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治疗前后H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案,能显著提升康复的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膝关节功能性障碍。

  • 标签: 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HSS评分 膝关节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髌骨骨折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 2014年 3月 -2017年 4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中抽取 66例,随机分成三组: A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 B组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治疗, C组采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法固定治疗,比对三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A组好转率为 95.5%, B组好转率为 100.0%, C组好转率为 90.9%,无统计差异( P>0.05),而且三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也无统计差异( P>0.05)。结论:不同方法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不一样,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便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髌骨骨折 治疗策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6例。常规组施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后早期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结果研究组术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效果及自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来髋关节手术治理案例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选取和分类,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各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的术后护理;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的护理手段进行全髋关节的护理和治疗。选取一个季度为一个时间节点,对其分别进行一年时间的跟踪与记录,观察伤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及差异。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伤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几率明显小于对比组伤者,且在第一个时间节点时,实验组伤者的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第二个时间节点实验组的伤者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一年之后实验组的伤者术后恢复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比组伤者。结论采用康复护理的方式对全髋关节伤者进行术后护理,可以降低伤者的术后并发症,并且可以使伤者用更快的时间康复,是一种值得广泛推荐的护理方式。

  • 标签: 康复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康复效果 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