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依从性差常导致痤疮治疗失败,而患者先入为主的偏好会影响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依从性。本研究拟探讨痤疮患者对现有疗法的选择偏好,并理解其原因,为制定更好的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对皮肤科门诊的痤疮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程、严重程度的自我评估、患者对痤疮的认知及其对疗法的选择偏好及其原因。结果:共有202名痤疮患者完成调查,病程超过12个月的患者占58.42%,自我评估为轻度占51.49%。认为痤疮是长期慢性疾病占68.81%。在治疗偏好上,49.01%的患者最喜欢外用药物,使用方便和安全、无副作用是主要原因。果酸换肤等其他疗法(37.62%)和口服药物(33.66%)是患者最不喜欢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担心会有疼痛感”和“担心使用后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结论:患者对痤疮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偏好存在先入为主的观点。医生在制定治疗策略时,除向患者提供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外,还需充分考虑其偏好,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痤疮 偏好 决策 光疗法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包头市年满18周岁的自闭症患者和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饮食的差异,探索影响两组人群出现饮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自闭症患者饮食干预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大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提供科学、合理的措施。方法 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包头市义工联合会德慧智学堂和包头市昆区天使家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选取自闭症患者,再依据年龄,进行分层,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选取在校大学生样本。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饮食喜好情况和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更偏爱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谷类食物;自闭症患者更偏爱谷类食物、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两组人群在对餐具要求高、咀嚼衣物袖口领子等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食物摆放的形态要求、对食物状态要求高、对饮食环境的要求程度、拒绝某些颜色的食物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人群均存在偏食、不合理饮食的行为;两组人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倾向,但总的来说自闭症患者的强迫程度比大学生的严重。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一些生物症状,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结合自闭症患者自身情况,积极开展饮食干预。加大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供氛围,创造条件。

  • 标签: 自闭症 大学生 饮食行为 强迫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医疗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危险因素以及探究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引起的28套(台)价值为50万~100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各设备运行和效能发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实际医疗工作创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引发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物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临床风险,经过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后,我院28套(台)医疗设备均可正常使用,设备可用率为100%,27套(台)医疗设备完好,完好率为96.43%,无设备发生医疗事故和闲置。结论医疗设备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存在较多的物理、技术及临床风险,相关人员需认真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完好率,并降低设备医疗事故和闲置的发生率。

  • 标签: 风险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科出现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探讨并分析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因素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进而制定并完善的相关制度以及工作的流程。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出现投诉以及护患纠纷的概率降低,而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控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对护士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其识别以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护患纠纷概率,进而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产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给予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则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Barthel及Fugl-Meyer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80.65%),比较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改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综合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临床治疗的辅助和补充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针对容易引发纠纷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法律意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强调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及教育,在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 预防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36-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方法]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护理纠纷发生因素、制定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结果制定管理预案,抓重点环节的管理、落实,确保护理安全。[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加强流程管理、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就能达到护理安全管理目的。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纠纷 护理安全 管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服务中应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模式对减少风险事件的作用。方法:从本院的重症肺炎患儿中抽选80例展开分析,病例纳入时间即2020.1-2021.1,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参比组40例、实验组40例,一般护理方案用于参比组患儿,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用于实验组患儿,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较参比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参比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确保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安全性,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应对患儿实施主动防范风险护理模式,其护理质量优异,患儿家长予以的评价较高。

  • 标签: 风险事件 重症肺炎 满意度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急诊护理风险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原因以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名急诊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急诊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相应的满意度以及质量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降低(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纠纷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护理风险管理除了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科室 护理工作 风险 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以提高儿科护理安全和质量。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级儿童医院儿科病房接受护理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制定和定期复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建议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