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隐性脐带脱垂进行观察,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其中有隐性脐带脱垂产妇25例,产妇在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对此进行相应的护理,总结隐性脐带脱垂产妇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25例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均顺利生产,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的现象,其中剖宫产20例,顺产5例,新生儿在出生时有轻度窒息3例,中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3例,正常15例,Apgar评分0—3分2例,4—7分8例,8—10分15例。结论隐性脐带脱垂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脐带受压,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心跳,减轻脐带受压,及时为产妇补充溶液,提高新生儿预后,提高缺氧的耐受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对产妇加强隐性脐带脱垂护理,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 标签: 隐性脐带脱垂 护理分析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隐性脐带脱垂的早期诊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例隐性脐带脱垂以及10例脐带脱垂产妇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总结隐性脐带脱垂的诊治方法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均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其中,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在Apgar评分方面和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隐性脐带脱垂患儿预后优于脐带脱垂患儿,及早发现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干预隐性脐带脱垂,预防脐带脱垂的发生,能够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隐性脐带脱垂 早期诊治 围生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患者隐性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住院64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集患者手术前24小时手术前半小时手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四个时间点血常规,使用C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每日患者的隐性失血量.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平均为220ml±100,手术后24小时300ml±110,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为110ml±80.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高者,手手术后24小时及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也相应较高.其手术前24小时隐性失血量约为手术后24小时及手术后第24至48小时隐性失血量和的一半..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出血量个体间差异较大,其围手术期第一天隐性出血量约为手术后48小时隐性失血量的一半.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隐性出血量更应该值得临床骨科重视.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头孢曲松钠和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比。方法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组(A组)46例和头孢他啶(B组)44例。A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B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统计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2组成本—效果。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5.5%,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成本—效果最好,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头孢他啶对小儿肺炎治疗疗效确切,副反应较少,减少了治疗费用,为小儿肺炎治疗的较理想抗生素。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头孢他啶 小儿肺炎 成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