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于2003年6月收治1例左手因梳棉机绞伤患者,食指Ⅳ°缺损,拇、环指指腹缺损,中指掌侧皮肤缺损,利用四游离组织一期修复获得成功,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游离组织 手术修复 手指缺损 护理措施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总结随访带血管蒂髂骨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198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带血管蒂髂骨植入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187例(208侧)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Ⅱ期32侧,其中HA期16侧,ⅡB期10侧,ⅡC期6侧;Ⅲ期170侧,ⅢA期91侧,ⅢB期60侧,ⅢC期19侧;Ⅳ期6侧。统计随访各期的优良率。结果187例(208侧)患者术后获3~22年(平均9.5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制定的全国统一疗效标准(1995年,丹东)评价疗效。32侧Ⅱ期中,优29侧,良3侧,优良率为100%;170侧Ⅲ期中,优124侧,良32侧,可12侧,差2侧,优良率为91.8%;Ⅳ期6侧,良3侧,差3侧,优良率为50%。合计208侧中,优153侧,良38侧,可12侧,差5侧,优良率为91.8%。结论带血管蒂髂骨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带血管蒂髂骨块 植入 股骨头坏死 成人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击入法制备寰椎侧螺钉钉道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成人寰椎标本26具,男女各13具,寰椎侧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用尖嘴咬骨钳咬除寰椎后弓进钉点骨皮质,用锤子将直径为3.0mm的钻子缓慢击入,冠状面保持垂直,矢状面向头侧倾斜约5°。临床应用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7例,新鲜ⅡC型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不全3例。应用钉棒系统9例,钉板系统7例。术前JOA评分5.1~10.6分,平均7.5分。结果:CT超薄扫描显示52枚标本钉道中,3枚螺钉的钉道方向不佳,2枚螺钉的进定点不准确,1枚螺钉的进钉点和钉道方向均不准确,正常的患者中寰椎侧钉道长28~32mm。临床的32枚钉道制备中,寰椎侧螺钉长28~32mm,平均30mm。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出血量300ml,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1例患者打入寰椎侧钉道时损伤该部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打入另一侧钉道,待该侧螺钉打好后另外一侧出血已停止,在固定这一侧螺钉。超薄CT显示32枚螺钉位置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的齿状突均骨性愈合,植骨全部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2~15.7分,平均14.3分。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徒手击入技术制备寰椎侧螺钉钉道简单、可靠。

  • 标签: 寰椎侧块 螺钉 徒手技术 击入法 内固定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成人颈椎侧干骨标本的形态学测量,选择安全、稳定的进钉途径。方法:测量颈椎侧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侧上关节面的长径、前后径;侧上关节面长径与矢状面的夹角、神经根通道与矢状面的夹角;侧高度。结果:侧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C3~C6数值较为接近(48.4±8.3~5372±5.9),C7数值较大(62.7±5.4);侧上关节面的长径C3~C7逐渐增大(10.7±1.0~12.0±1.2),成线性关系;前后径C3~6数值接近,C7最短;侧上关节面长径与矢状面的夹角48.8±4.6~50.0±3.7;神经根通道与矢状面的夹角59.4±5.5~62.9±4.7。结论:经颈椎侧内固定,理论上的最佳进钉途径应当是与侧上关节面长径平行,钉长不宜超过12mm,进钉点应靠近侧的内侧缘。保持以上进钉角度和进钉深度不会伤及神经根和椎动脉。

  • 标签: 临床应用 侧形态学 形态学测量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寰椎侧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寰椎侧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进行了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融合。分别应用Verlex7例,Axis3例,和cenfifix5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5例,新鲜Ⅱc犁齿状突骨折6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4例。寰椎侧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mm~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灾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螺钉长度28mm~32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度为22mm~26mm。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和椎动脉损伤。随访10~25个月,半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0.9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7.5%。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椎侧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二维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螺钉 上颈椎不稳 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技术
  • 简介:颈后路侧钢板螺钉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新技术,较传统棘突间钢丝固定之方法坚强牢固可靠,疗效显著.在护理方面,我们重点加强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观察,指导肢体功能锻练等措施,对手术的成功,疗效的提高,减少病残,降低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颈后路侧 钢板 螺钉 手术治疗 颈椎骨折 颈椎脱位
  • 简介: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螺钉固定技术。

  • 标签: 下颈椎 经关节螺钉 侧块螺钉 脊神经 解剖学
  • 简介:电导率监测是保证透析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透析过程中电导率报警的原因很多.我院有一台机器故障的原因比较特殊,现报道如下.故障现象:4008S型透析机,在透析过程中电导率上、下漂移,以向上漂移为主.进行消毒时高流量报警与低流量报警交替出现.

  • 标签: Fresenius血液透析机 平衡腔电磁阀 仪器故障 医疗仪器 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