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2006方法测定水中耗氧,分析实际操作中滴定过程、溶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对测定结果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保证测量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

  • 标签: 水质分析 耗氧量 精密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子与分子分布测定方法,为处方、工艺研究和包装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检测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子和分子分布,并考察其在高温、光照、酸、碱、氧化条件下变化情况。结果方法专属性良好,对照品30.5万~235万分子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精密度RSD=0.68%(n=6);重复性RSD=0.91%(n=6);溶液24小时稳定性RSD=0.54%(n=8);玻璃酸钠分子在高温、光照和酸性条件下分子呈不同程度下降,碱性和氧化条件下趋势尤其明显。结论分子排阻色谱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滴眼液分子及分子分布测定和影响因素考察。处方、工艺设计时需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质量影响,包装设计时需考虑遮光。

  • 标签: 玻璃酸钠 分子量 分子排阻色谱法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对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溶液样本测定总蛋白,并进行比较,确定一种可行且简单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方法.方法分别采用BCA法、Bradford法和Lowry法测定溶液总蛋白,并采用HiCN法测定溶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比较不同方法测得数据差异.结果5份样本用BCA法测得总蛋白为76.33g/L,Bradford法测得值为179.59g/L,Lowry法测得值为22.81g/L.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为133.65g/L.结论Bradford法是一种可行且重复性好测定血红蛋白溶液中总蛋白方法,BCA法和Lowry法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实际值.

  • 标签: 血红蛋白溶液 总蛋白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地西他滨中有机溶剂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非极性高效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FID检测器,外标法进行定量,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甲醇、乙醇、乙醚、二氯甲烷、正己烷和甲苯线性范围分别为32.08~802.11ng(r=0.9999)、50.70~1267.6ng(r=0.9999)、50.23~1255.7ng(r=0.9999)、6.064~151.6ng(r=0.9999)、3.03~75.64ng(r=0.9997)、9.07~226.73n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99.48%、100.2%、99.59%、99.89%、99.94%。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地西他滨中有机溶剂残留测定方法。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地西他滨 有机溶剂残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对小儿静脉输液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输液患儿各80例,对输液完毕后各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进行测定。结果Y型精密输液器各部位死腔液体残留和合计液体残留高于普通输液器,各部位死腔液体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液体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均有大量液体残留,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减少;静脉输液器输液时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减少死腔内液体残留,保证用药剂量充足,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 标签: 输液器 死腔 输液量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N中不同加样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阳性与阴性标本各50例,采用6种不同加样(即A、B、B1、B2、B3、B4)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标本进行加样检测,其中,A为按照检测说明将检测血清按照13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用于检测分析;B、B1……B4分别为直接进行10、20、30、40、50μl血清加入以用于检测分析,对不同加样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显示,不同加样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方法A与方法B加样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其余加样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不同加样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检测中可采用直接加入10μl血清方法进行检测,以减少加样环节对结果影响。

  • 标签: 不同加样量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乙型肝炎 病毒核心抗体
  • 简介:目前脑脊液中乳酸(LAC)含量测定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笔者用NOVA血气电解质分析仪膜电极方法,测定了154例研究对象脑脊液LAC含量。用不同分组结果与正常参考值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脑脊液 含量 乳酸 结果报告 正常参考值
  • 简介:1概述80年代以来,X线成像、X-CT、同位素扫描、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诊断(US)、核医学成像(NM),数字减影技术(DSA)等发展和应用,其他种类成像技术,包括显微技术、红外线、内窥镜、人体组织电阻抗成像等,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研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这些图像反映组织器官形态、功能和病变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便于观测等特点,在现代医学中占有不可取代地位.

  • 标签: 医学图像 特点 分类 数据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血糖测定中应用草酸钾/氟化钠抗凝剂进行血浆测定效果与特点。方法2016-08月至2017-03月我院检验科接收并进行检查血糖检测患者416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分析对象,并将抽取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析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清检测,研究组抽取208例血糖待测者应用血浆测定,试剂选择草酸钾与氟化钠测定,观察并分析两组血糖测定者应用不同方法就进行测定效果与特点。结果通过抽取两组血糖测定人员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血糖值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测定人员应用氟化钠、草酸钾进行血浆测定血糖指标接近与标准值,高于对照组采用血清测定血糖值,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血糖测定采用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浆测定可以起到较好测定效果,且测定血糖值接近于标准值,更有助于判定患者血糖水平,为提高治疗糖尿病效果等作出判断依据。

  • 标签: 血糖测定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浆测定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三种成分含量。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3种组分含量。取已知浓度咖啡因、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标准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生成合成样品,以合成样品不同波长下吸光度值作为网络输入值,3种组分量值为输出值,训练网络并预测复方阿司匹林片中3种组分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3%、100.25%和100.11%,RSD分别为0.7%、1.4%、2.0%,结果较满意。结论人工神经网络下紫外分光光度法有较强预测能力,能够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3组分含量。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方阿司匹林片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但随之而来疾病、不良生活方式、不均衡膳食营养、社会压力增加等造成亚健康状态,让骨质疏松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年轻化。由于骨密度是影响骨质疏松主要因素,所以有必要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运动锻炼等多方面了解骨密度测定影响因素。从而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高危人群随访,预防骨质疏松;给与骨减少病人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HPLC方法检定阿莫西林颗粒含量各色成分和阿莫西林其他物质。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阿莫西林颗粒测定辅助剂,主要利用作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为含量测定流动相,主要分类为A、B两种,乙腈(体积比991)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选取210nm为HPLC检定波长,测试选取最佳温度为30℃,1.0mL/min为流速。结果阿莫西林颗粒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与峰面积线性保持持衡状态,通过三个浓度回收率对比,可见低、中、高3个浓度都在100.0%左右,其中阿莫西林颗粒有关物质检测限为2ng,能够有效分类阿莫西林中杂质。结论通过HPLC方法测定,可以均衡阿莫西林颗粒药物含量,分离主成分中杂质,提高复方阿莫西林颗粒药效。

  • 标签: HPLC方法 阿莫西林 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病征,积液计算也是经常需解决问题.胸腔积液估算通常需依赖影像学方法.常采用影像学手段是普通X线及超声检查,X线检查对胸腔积液估算较为粗略,极少量积液很容易漏诊,正位结合侧位对200ml积液检出困难,当肋膈窦变钝或增平即可判断积液至少为300~400ml,但缺少量化指标,只是粗略地判断为少量、中量或大量.超声检查则对少量胸腔积液敏感,表现为小无回声区,甚至可测出低于100ml少量积液,但也缺少量化指标,不能准确估算积液.

  • 标签: CT检查 积液量 胸腔积液 估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 1200色谱系统,色谱柱为 Venusil MP C18柱 (4.6mm×250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 -pH2.6 醋酸钠 (体积比为 50:50,含醋酸钠 0.82,用冰醋酸调节 PH值至 3.0±0.05),检测波长为 263nm,流速为 1.0ml/min。结果:布洛芬在 0.55μg/m1~15.23μg/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6.22%, RSD=3.9%。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含量,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布洛芬片质量控制。

  • 标签: 布洛芬片 HPLC 法 含量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