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现代医院药学的影响。方法收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医院药学工作资料,从现代医院药学服务角度出发,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影响,并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际职能,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药学服务发展中的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总结其对医院药学影响如下提高了临床药学服务安全性;拓展了临床药学服务;降低了药品资源浪费;提高职业防护水平;便于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药学服务,同时也拓展了现代医院药学工作内涵,促进现代医院药学以“患者为主体”尽快完成技术服务型职能转型。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现代医院 药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分析引起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一年共配置输液780000袋,各类差错共计480起,差错率为0.062%,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医嘱不合理、配置差错、排药核对差错、成品审核差错等。结论通过不断分析引起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有助于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输液,输液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病患的康复情况。而输液中的不溶性的微粒污染是较为严重的,同时对病患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减少在静脉输液中的微粒产生,作者以我院的静脉药物的配置中心为研究地点对输液中的微粒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配置中心 输液微粒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的类型,及时构建责任药师制度,进一步对比评价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结果干预前,溶剂种类不合理、溶剂体积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以及其他发生率分别为0.027%、0.087%、0.049%、0.011%、0.008%、0.009%;干预后,上述6项不合理指标发生率分别为0.012%、0.040%、0.021%、0.005%、0.001%、0.001%;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项不合理指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药师制度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显著,能够降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进一步使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责任药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医嘱干预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及制剂中心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更好推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方法阐明静配中心及制剂中心的意义,对比房屋、设施和布局,设备、机构与人员、卫生与消毒、物资管理;分析一体化建设带来的优势。结果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具备一体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优化了药学部门在人力物力上的资源,创造了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静配中心 制剂中心 一体化建设 医院药学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病区不同(呼吸内科和内分泌科)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的对某基层医院病区不同(呼吸内科和内分泌科)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对应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配置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实际病情、心理接受能力等)实施,并且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全面的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不同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注重人尽其才,从而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的某基层医院病区实施不同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将原有的临床护理总评分(7.521.35)分提升到(15.831.59)分(总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结论基层医院病区不同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能够直接的反映出医院的临床护理水平,而且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衡量基层医院不同病区护理服务意识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人员配置 管理 临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