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口服液制剂研制与发展迅速,因其使用方便、口味适宜,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经常被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工业选用。现从口服液的无菌操作,PH值、含量、澄清度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其质量的一些因素,对口服液制剂配制过程中的几个工艺控制点做了初步综述,希望其能在口服液配制中发挥一些指导作用。

  • 标签: 口服液含量 PH值澄明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剥离黄斑视网膜內界膜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50眼的病例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眼,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剥离黄斑区内界膜手术,两组患者手术中均给予依据其病情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例如填充硅油、惰性气体、光凝等等.患者手术后进行为期3—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84.0%,对照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为44.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视网膜一期复位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剥离黄斑视网膜內界膜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闭合率及手术后视力,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黄斑裂孔;內界膜;高度近视;中图分类号R7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6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取支架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新进的5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支架式教学。结果:对照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和护理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均占20%,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占90%,护理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占96.7%,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程度和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科护理 实验教学 支架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架式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级临床影像本科学生4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试卷考核的方式,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 支架式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标签: 支架式教学法 验诊断学教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远程医疗协作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出发,分析和讨论远程医疗协作如何实现健康扶贫,并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且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在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远程医疗协作切实有效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同时还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实现了对偏远地区的健康扶贫,有效的让医疗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也让发达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这对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卫生信息化也已经开转向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远程医疗的强势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健康扶贫的目的。

  • 标签: 远程医学 医院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 健康扶贫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家致病菌识别对南昌市青云谱进行细菌性传感染病的监测,了解细菌性传感染病在青云谱的分布特征,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方法: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分离鉴定,我们发现2023年的腹泻病人的粪便样品中存在多种病原菌。结果:分离出了95份样品,其中有21份是有害的,这些样品的总数占22.11%。我们发现,这些样品的基因组成大多数是有毒的大肠埃希菌,具有28.57%的存在率,剩下的则是有害的大肠埃希菌,具有4.76%的存在率,新斯托夫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经PFGE分析发现,ETEC中潜藏着大量的相似物种。结论:进行定期的检测与分析,将为青云谱的疫情预警、疾病追踪以及疾病的发现、治疗等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 标签: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 青云谱区 传感染病 监测 细菌
  • 简介: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发病机制中,脾胃两脏为其发病的核心脏腑,而临床表现出的症状皆归于此,通过针刺眼眶周围的脾、胃配合中焦、上焦,以达到调理脾胃气机、益气补血、壮肌消疲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应用眼针的治疗手段,总结归纳其作用原理,为临床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眼针 脾区 胃区 慢性疲劳综合征
  • 简介:由国际中华名医协会与本部合作建中国大型健康医学(www.cc369.com),该是著名医师与广大患者和谐互动的平台。健康医学设有“中华名医”“专家个人网页人才库”“成名之路”。现该网站向全国征集名医,凡在我部发表过论文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作者,可免费收录入中华名医,或建“专家个人网页”。请作者将相片及资料寄往编辑部。

  • 标签: 医学网 健康 名医 中华 人才库 编辑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及Ⅰ+Ⅳ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Ⅰ+Ⅳ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 标签: 骨盆肿瘤 保肢手术 骨盆Ⅰ区/Ⅰ、Ⅳ区 骨盆环重建 内固定失败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支架式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12.5岁。所选病例处于替牙期或恒牙列前期,前牙反胎,磨牙近中关系,ANB角〈0°,面中1/3凹陷,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后缩,所有病例均采用支架式前方牵引器进行治疗。结果平均疗程8个月,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SNA和ANB角均增大,上前牙唇向倾斜,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表明前方牵引能够促进生长期骨性反验的上颌骨矢状向生长。结论支架式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可取得明显的上颌骨骨骼改变,使其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是一种疗效肯定的矫治器。

  • 标签: 支架式前方牵引器 骨性Ⅲ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尿液隐血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尿液隐血检验,为研究组,另一组患者则接受尿液分析仪检查作为对照,对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尿液隐血检验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尿液隐血检验法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诊断可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尿液隐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检查 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