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阿莫西林(A)、甲硝唑(M)和胶体次枸橼酸铋(B)联合使用对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作用交互影响,为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实验药物组,实验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A(118mg·kg-1)、M(82mg·kg-1)、B(25mg·kg-1)、M+B、A+B、A+M、A+M+B,对照组给予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110mg·kg-1),以溃疡愈合率为观察指标,用金氏概率相加法(q值)分析药物间的交互影响。结果通过各组溃疡面积均值计算溃疡愈合百分率,再由公式计算表示组分间交互影响的q值;当q〉1时,表明组分有协同作用;q〈1时表明组分有拮抗作用;q=1时表明组分间无相互作用;结果各组间的q值分别为:qM+B=1.40,qA+B=1.07,qA+M=1.24,q(A+M)B=1.23,q(A+B)M=1.07,q(B+M)A=1.32;各组q值均大于1。结论对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就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铋而言,任何两药间及三药间均有协同作用;三药间协同作用优于两药之间协同作用。三药组合与西咪替丁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相当,而两药组合作用明显低于西咪替丁。

  • 标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胶体次枸橼酸铋 西咪替丁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应用于大黄遗传毒性减毒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的大黄中药材是同一批药材,将其分成四组,分别使用醋蒸法和醋炒法进行炮制,大黄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使用Ames(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进行遗传毒,对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醋蒸法检测的大黄样本在非活化条件下呈阳性,菌株TA97、98、100及102致突变性均呈阴性,而醋炒法炮制的大黄样本仍然呈阳性。结论:对大黄中药材采用醋蒸法炮制可降低其毒性,采用醋炒法对减轻大黄毒性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大黄遗传毒性 减毒 醋蒸法 醋炒法 炮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孕中期产前筛查、遗传咨询和心理干预对优生产生的效果,总结并阐明且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门诊近半年的孕中期孕妇98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孕妇门诊均行产前筛查,加强对孕妇的遗传咨询和心理干预,统计分析产前筛查结果,分析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经产前诊断,共有高危孕妇790例,21三体高危有697例,18三体高危57例,NTD高危38例,性染色体高风险10例,13三体高风险1例,其他高风险1例,阳性率为8.04%,共有非高危孕妇9036例;9826例孕妇中有48例异常妊娠孕妇。结论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能够有助于患儿的确诊,加强对孕妇的遗传咨询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异常妊娠的发生,对于优生优育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前筛查 遗传咨询 心理干预 优生 作用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境压力对血压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欧姆龙臂式血压计,分别对高原地区居住的居民和低海拔地区居住的居民进行了血压测试,从而比较分析两组观察对象在不同海拔高度情况下,其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低海拔地区居民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14±5.2)mmHg,舒张压(72±7)mmHg。随着海拔的增加,观察对象的血压也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当海拔为2500m时,观察对象收缩压(129±9.7)mmHg,舒张压(80±9)mmHg;当海拔为2900m时,观察对象收缩压(136±4.5)mmHg,舒张压(85±15)mmHg;海拔为4200m时,观察对象收缩压(145±18)mmHg,舒张压(96±8)mmHg。结论在正常的压力状态下,环境压力能够对人体血压产生调节作用

  • 标签: 环境压力 人体血压 作用机制
  • 简介: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表观遗传机制的失调在人类恶性肿瘤包括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结果发现:大量表观遗传可凋节有关基因靶点和信号转导通路,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调节基因沉默等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异常的表观遗传机制对诊断和治疗肝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表观遗传 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结合各类学术科研报告,简要论述近年来对于血友病的研究。首先说明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的发现过程,在分析其各自的发病机制,在其基础上说明遗传机制和临床意义。其次,根据发病机制总结血友病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并概括提出由临床经验得出的预防和救治方法。

  • 标签: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IX 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铅被列为可能对人致癌物(2B组),无机铅化合物被列为很可能对人类致癌物(2A组),人类致癌性相关研究数据仍不明确。本文从遗传毒性的角度浅谈慢性铅暴露致癌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致癌性 遗传毒性 微核率
  • 简介:摘 要:本文比较了基于遗传学和非遗传学因素的胚胎选择策略,探讨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策略。通过对不同策略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为生殖医学领域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胚胎选择方案,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并减少与妊娠相关的遗传疾病风险。

  • 标签: 胚胎选择 遗传学 非遗传学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就诊环境优化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7—12月初诊患儿中随机抽取牙髓炎、根尖周炎患儿共80名作为对照组。从2020年7—12月的初诊患儿中随机抽取牙髓炎、根尖周炎患儿共80名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基于患儿心理需求,对就诊环境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究儿童心理需求,对诊疗环境进行优化,可显著缓解患儿就诊时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复诊依从性,进而提高患儿疾病治疗质量,对临床工作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就诊环境优化 儿童口腔疾病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瘫痪病人数量的增多,其康复训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辅助康复训练的机器人随之出现,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控制了成本,减少了理疗师的体力消耗,保证了康复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了主被动训练方法的实现,进而提升了康复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概况,同时阐述了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交互控制方法,旨在推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 标签: 下肢 康复机器人 交互控制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涉及激素调控、炎症与免疫因素、遗传等多方面。本文探讨了子宫肌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激素调控与肌瘤的关系,炎症与免疫因素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遗传因素与子宫肌瘤的关联。研究表明,激素环境是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炎症与免疫因素在肌瘤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遗传因素也在子宫肌瘤的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家族性病例和基因变异与肌瘤的关联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还分析了遗传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策略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研究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和遗传因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有力的指导。

  • 标签: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激素调控,遗传因素,个体化治疗,预防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遗传性朊蛋白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8年6月我院收治1例遗传性朊蛋白病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鼻饲、口腔、呼吸道、留置导尿、膀胱冲洗和会阴护理,做好精神症状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并予康复护理。结果 患者住院238天未发生压力性损伤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康复护理有积极反应。结论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防治措施,主要为对症处理,故加强护理,特别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不仅可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的伤害,且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 标签: 遗传性朊蛋白病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者通过器官型共培养、基因芯片分析、免疫金定位等方法研究周细胞对皮肤组织再生的作用。结果显示,周细胞可以显著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而LAMA5是周细胞表达的可能具有增强表皮再生作用的候选基因之一,它编码的层粘连蛋白α5(LM-α5)为ECM组分中LM-511/521的1个重要亚基,在体外和体内均可以促进皮肤再生;

  • 标签: 皮肤组织 周细胞 再生微环境 调节器 表皮细胞 候选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免疫干预疗法。结果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KP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干预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单核细胞通过血管壁从而进入到肿瘤组织,这些单核细胞能够分化形成具有独特表型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侵袭、生长和转移过程,其中,向肿瘤组织的转移是作为肿瘤恶性发展的重要步骤。为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本文将TAMs在肿瘤微环境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据研究显示,TAMs能够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提供一个有利的微环境;且经临床病理实验表明,TAMs在肿瘤内的累积和较差的临床疗效有关。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