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论是在生产还是使用中,药物制剂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即安全性、稳定、有效性,只有这样,药物才能达到患者的治疗预期。其药物制剂性能是否稳定,与其临床效果密切相关,是患者治疗成效的保障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关系到生产和临床应用两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药物的使用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药物中毒酿成医疗事故。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保障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 标签: 药物制剂 影响稳定性因素 提高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稳定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应用安全。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作用。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万古霉素属于临床对抗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重要抗生素,常被用于其它常规抗菌素失效或不能到达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进行临床应用。万古霉素临床使用上较多使用其盐酸盐,在药企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多杂质,同时盐酸万古霉素由于其本身特质而存在不稳定,因此本文着重对盐酸万古霉素的杂质及稳定方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随放置时间的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肝癌、冠心病患者血清标本30例,即刻分离血清后室温放置,在0、2、6、12、18h分别测定IL-6浓度,并与1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各组IL-6初始水平分别为肝癌组(43.96±15.87)μg/L、冠心病组(42.17±10.34)μg/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94.43±20.32)μg/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4.53±6.06)μg/L与健康对照组(2.71±0.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标本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其IL-6水平有一定的变化规律,0~2h内IL-6水平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及以后与各组IL-6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血液离心后室温放置2h内,IL-6水平稳定,而随放置时间的延长,IL-6水平变化大,故临床检测IL-6需在2h内完成,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标本放置时间 原发性肝癌 冠心病 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