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淀粉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了急性胰腺炎101例,纳入观察组,同期诊断胰腺囊肿、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76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尿淀粉水平,计算截断值、诊断效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轻度胰腺炎、重度胰腺炎、合计尿淀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截断值5102U/L,依次作为诊断依据,结果显示尿淀粉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83.2%、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84.0%、阴性预测值77.9%、符合率84.7%。尿淀粉与APACHEⅡ、CTST、Ransnn评分、病程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淀粉检测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严重程度判断的指标。

  • 标签: 尿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淀粉(AMY)水平在Turner综合征(TS)的临床意义,为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提供可能的早期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5例TS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AMY、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AMY与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IGF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MY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Y、FPG及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双变量相关分析,AMY与TC呈正相关(r=0.188,p<0.05),与IGF1呈负相关(r=-0.269,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S组AMY异常率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提示AMY与TS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其升高可能是早期预测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的一项指标。

  • 标签: 血淀粉酶 Turner 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ERCP术后胆汁淀粉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8月-2022年08月到本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共35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常规CT诊断与ERCP术后胆汁淀粉检测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ERCP术后胆汁淀粉检测组诊断准确率33(94.29%)高于腹部平扫CT组27(77.14%),P<0.05。结论:运用ERCP术后胆汁淀粉检测诊断方式对急性胰腺炎诊断,诊断准确度高,值得运用。

  • 标签: ERCP术后胆汁淀粉酶检测诊断 急性胰腺炎 准确率 漏诊率 误诊率
  • 简介:目的分析气腹压对后腹腔镜手术后血淀粉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气腹压实施手术提供依据。方法31例泌尿外科患者在气腹压14mmHg(1.87kPa)下,经后腹腔镜途径实施上尿路手术,术后24h检查血淀粉,并对血清淀粉升高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5例患者术后血淀粉升高,最高的1例血淀粉为237U·L-1,5例患者均无腹痛等胰腺炎症状及体征,未采取任何针对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其中4例术后5d血淀粉均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1周血淀粉仍未恢复正常。结论气腹压14mmHg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术后血淀粉≤237U·L-1,提示对胰腺损伤是轻微、可代偿的,不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

  • 标签: 气腹压 后腹腔镜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胰腺性淀粉水平升高的临床情况,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1 年 1月至 2017年 4月我院外科及 ICU收治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血清淀粉水平进行划分,其中血清淀粉正常的 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血清淀粉升高的 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 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住院观察组时间和死亡情况等实验数据。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经不同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LPS)和淀粉(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脂肪检测,统计单独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联合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淀粉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和血清脂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和血清淀粉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微创手术患者出现高淀粉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3例行胃肠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血清淀粉水平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高淀粉血症组(n=61)和血淀粉正常组(n=82),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淀粉正常组相比,高淀粉血症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淀粉血症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气腹持续时间、气腹压力以及上腹部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胃肠腹腔镜术后容易发生高淀粉血症,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

  • 标签: 高淀粉酶血症 胃肠微创手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与脂肪联合检验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与脂肪水平,并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MY与LPS水平明显更好。AMY、LPS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血清淀粉与脂肪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率。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三种方式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三种方式联合检验准确率较高。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脂肪、血清淀粉检验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再将疾病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0)和重症组(n=40)。对比疾病组、正常组以及轻症组、重症组的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疾病组淀粉(621.21±64.15U/L)、脂肪(1025.21±113.35U/L)、C反应蛋白(43.26±5.10mg/L)水平高于正常组,重症组的淀粉(782.15±91.34U/L)、脂肪(1350.24±126.54U/L)、C反应蛋白(52.58±5.17mg/L)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脂肪淀粉三项血清指标不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还可作为病情评估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血清脂肪,淀粉,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重型(19例)和轻型(31例)两个亚组,均行血清脂肪,淀粉,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比两组和亚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肪(LPS)、淀粉(AMY)、C反应蛋白(CRP)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CRP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联合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例拟行CRCP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85)术后仅采用抗炎、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西咪替丁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d和当日静脉滴注5%GS500mL+西咪替丁1.0g,1次.d-1;泮托拉唑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d和当日静脉滴注NS100mL+泮托拉唑60mg,1次.d-1。术前、术后第3、6、12、2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淀粉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24h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9.4%、7.8%、2.2%;高淀粉血症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24.7%、22.2%、12.2%。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术后高淀粉血症、胰腺炎均有预防作用,而西咪替丁对术后高淀粉血症、胰腺炎预防作用效果不明显。

  • 标签: ERCP 高淀粉酶血症 急性胰腺炎 西咪替丁 泮托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AP患者188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这些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前组132例,后组56例。对2组分别进行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比较2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患者的CRP、WBC均较高,P<0.05;2组血清淀粉比较,P>0.05;3项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CRP、WBC联合应用在AP患者的诊断中,可反映AP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酶 白细胞